华为作为通信巨头跨界进入新能源领域,证明了科技赛道的跨界可能性
ICT与光伏、储能技术长期有融合趋势。未来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重要能源供给方式,由此带来的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电网、电力削峰填谷、调压调频、构建微电网等方面的需要,将催生万亿级储能市场。
作为光储融合发电的关键一环,储能系统需具有电网调频、电压支撑、削峰填谷、备用容量无功支持等多种复杂功能,给其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技术创新和ICT技术的应用,科技公司有望参与解决储能市场面临的系统安全、系统效率、电池寿命、运维难度等问题。
运营商市场性质决定其对设备需求是运行可靠性、商业可复制性,能源市场亦有类似要求,二者之间产业knowhow相似,是通信-新能源业务可跨界的重要前提。华为在光伏、储能等领域的创新体现了ICT思维,是“比特+瓦特”的范例。
线缆、连接器等通信配套环节,从原本“信号管道”的角色延伸至新能源方案商
传统通信网络产业链较长、利润分散,导致上游难有“超级大公司”,沿产业链不断延伸是这些环节在周期中寻成长的重要方式,而能源是重要方向。进入新领域的玩家容易受到环节本身以及上下游的竞争压力,线缆、配套等环节本身与能源相关领域具备相似性,基于原有业务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是竞争的胜负手。
中天科技是从信号管道延伸至新能源方案的典型案例,目前已经在海上风电、电力传输、储能、光伏等领域形成优势,其中产业链能力是竞争的胜负手。
万物云估值流量+新能源共振温控设备环节需求爆发
精密温控本身长期伴随ICT发展,解决算力、网络、存储中的热量对性能瓶颈的影响,5G与云计算IDC本身是行业需求的重要方向;而储能则是该环节的第二成长曲线,储能系统的生命周期需要对温度进行智能化的精密控制,给行业公司带来新的产业机会。
方案化与客户理解决定了温控环节的价值量与长期空间。以英维克为例,一方面形成涵盖从热源到冷源的全品类设备散热与温控节能产品线,另一方面形成预置化的整套解决方案。长期发展路径是依靠相同的业务平台(技术、供应链),寻找多个应用领域发展,在单品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方案。
智能制造迎来行业需求端催化
钢铁、化工等传统工业领域受“碳中和”等指引的影响,预计将对精细管理、效率提升、节能减排产生需求,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案商将受益,且削弱了行业投资本身的周期性。其中ROI是下游客户需求的最本质动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