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充分地了解历史、文化和天文、地理,谈论任何其他东西都是肤浅的,因为他们决定社会的变化趋势,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
几年前,我就提出过一个观点,未来的世界将是50年以上的寒冷期,但基于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细节总觉得掌握的不好,只是认为本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周期(2014-2016)过去之后,气候将加速恶化。今日,有专家将这些问题说的很清楚,就贴在这里,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人是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和另外一个英国的专业研究团队。
霍金说,太阳即将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导致地球可能会进入一个“小冰河时代”。霍金称,2020到2030年间,太阳周期会相互抵消,这会使一个叫“蒙德极小期”的现象出现。
太阳周期的新模型对太阳11年“心跳”内的不规则活动作出空前准确的预测。它充分利用了两层太阳区域的“发电机效应”。一层接近太阳表面,另一层在太阳对流区的深处。根据万伦蒂娜-扎科娃教授在兰迪德诺市举行的国家天文学会议上提出的结果,太阳周期新模型的预测显示,相比上一次开始于1645年的小冰河时代,21世纪30年代的太阳活动将减少60%。
扎科娃表示:“在第26个太阳周期,这两个磁波将成镜像。它们同时出现,却分布在太阳对立的两个半球上。它们的相互作用会带来破坏性影响。它们或许会相互抵消。我们预测,这会使太阳出现蒙德极小期的特性。
实际上,这些磁波大致同步时,它们就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太阳会出现更强烈的活动。它们不同步时,太阳活动最少。它们完全不同步时,就会出现上一次于370年前发生的蒙德极小期的情形。”
从一位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太阳活动在一个持续约10到12年的周期内发生变化以来,已经过去172年。但每个周期都有些不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模型可以完全解释太阳活动的变化。许多太阳物理学家把太阳周期发生变化的原因归结于一个太阳深处对流液体产生的“发电机”。
扎科娃和她的同事说:“磁波成分成对出现,源自太阳内部的两层不同区域。在大约11年的时间内,它们都有一个频率。尽管这个频率稍微不同,却及时抵消。在太阳活动周期内,这些磁波在太阳南北半球间波动。我们把两个磁波结合起来,又比较了当前太阳周期的实际数据,发现我们的预测有高达97%的准确率。”
扎科娃和她的同事用一项叫“主成分分析”的技术开发出他们的模型。这些科学家分析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尔科克斯太阳观测台的磁场观测值。他们研究了3个有磁场活动、跨越1976到2008年的太阳周期。与此同时,他们还将他们的预测同平均太阳黑子数作了比较。太阳黑子数是太阳活动的另一个强大标志。结果显示,所有预测和观测值几乎匹配。太阳为我们提供生活中必要的热量和光明。如果太阳进入休眠状态,那就意味着地球将陷入黑暗和寒冷。
上述都是他们的原话。
首先,基于我的科学知识,我对上述分析方法是认可的。
大家注意没有,欧洲人将1645年作为蒙德极小期的开始,但是,我们有时却把1620年作为开始,而蒙德极小期最寒冷的时间是崇祯皇帝即位前后(1628),为什么欧洲人和我们说法有些矛盾?原来,任何一个欧亚大陆的寒冷期,按竺可桢先生的研究,亚洲都会领先欧洲几十年(长短有差别),欧洲人记载的时间往往晚于亚洲,有一个时间差。
所以,这个时间需要辩证的看,不能机械,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说说蒙德极小期是个什么东东。
明清小冰期是由三个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也可以简称太阳黑子极小期)组成的,分别是史玻勒极小(1450-1550)、蒙德极小(1645-1715)、道尔顿极小(1790-1820),其中,蒙德极小期最冷,史玻勒极小期也很冷,道尔顿极小期最弱。
史玻勒极小开始之后,蒙古人在北方很难生存,进攻中原,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英宗被俘。另外一个需要知道的事情是,后来也先进攻北京,被于谦击败,退回去的时候,进攻居庸关受挫,源于居庸关的守军往木质城墙上倒水,将城墙冻成了一个冰嘎达。当时是十月下旬,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北京的朋友们比较一下,就知道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怎么样。在史玻勒极小期,皇帝到天坛祭天的时候,仪仗队员居然被冻死。这个寒冷周期大约持续了漫长的一百年。
本来这个寒冷期过去之后,大明的人民觉得该缓口气了,可是,一个更寒冷的天文现象又来了,那就是蒙德极小期。
有趣的是,史玻勒极小之前,明朝产生了仁宣之治,之后到蒙德极小期之前,诞生了万历中兴。很多繁荣时期,都有很多人文功绩的记载,明君贤臣等成为歌颂的对象,但本质上不过是气候的舞步而已。气候从历史上就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这在《如松看货币之道》中有清楚的表述。最近几十年的繁荣,未来也一样会被证明是气候的一步舞步。
蒙德极小期的时候,是明清小冰期最冷的阶段,到崇祯登基的时候最冷,当然,万历中兴的繁荣在此之前就结束了脚步。
而清朝建立之后(1644年),气温实际上已经开始缓慢回升,加上番薯的引进,才让嗷嗷待哺的人们缓口气。
很多人不认可明朝,实际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气候压力最大的王朝,在这样的时期,可以基本保持社会稳定、抵抗北方民族的侵略、16世纪以前米价基本平稳(这意味着人民生活稳定)非常不易,所以,如松称呼明朝为最强悍的王朝,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都无法承受严寒的打击(基本都是如此),而明朝几乎一直存在于严寒之中。
到了清朝时期的道尔顿极小的时期,寒冷程度已经远远不能与前期相比。
蒙德极小期的气候典型特征是东北、朝鲜不断地大旱大涝,反复无常,东北的米价大约从15世纪末期开始上涨,到了17世纪初期开始不断腾飞(《如松看货币之道》中有说明)。而到了17世纪前期,中原地区不断遭遇大旱,河南、安徽、山东、直隶、山西、陕西、甘肃等都不能幸免,而且是连续发生,这几乎是五千年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相关资料都有说明。
这就是蒙德极小期带来的社会现象。
17世纪中前期的温度比现在低多少度?由于历史资料的欠缺,很难查找的到,但可以大致推断一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王绍武教授曾说,小冰期比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1971-2000)的平均温度低一度,考虑到本世纪的十几年是升温的趋势,应该比现在低一度多。
这里有一个概念,1度是全球若干年的平均降温温度,地球的冷暖分布并不平均,寒冷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一般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包括欧洲、中国东北、朝鲜、日本、俄罗斯等,而低纬度地区比如印度、南半球主要表现为旱涝。也可以说,热带以南的南半球降温不大,旱涝加剧;北半球急剧降温,旱涝严重。
再以北京来说,看看温度变化的幅度。根据竺可桢先生的资料,在17世纪中叶,从物候的迟早可以估算北京在十七世纪中叶冬季要比现在冷2℃左右。需要注意竺可桢先生说的“现在”不是今天,竺可桢先生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这篇论文的时候是1972年,可以大致估算,17世纪中叶比今天的气温低接近三度,这个推测比较合理。
这会造成两个严重的问题,粮食单产下降和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下滑,这里的影响非常巨大,因为只有一些估计的数字,就不写在这里,有兴趣的可以单独探讨。
更严重的是,像17世纪中叶的蒙德极小期,中国中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罗斯等地区旱涝急剧加剧,连续的旱灾和连续的涝灾对农业造成毁灭性的的打击。
所以,气温如果下降两三度,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打击是致命的。
在明清小冰期,蒙古人、满族人、北欧人不断向南迁徙不是偶然的,因为无法生存。而中原的大饥荒也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当今,全球的联系已经不像明清小冰期那样受到限制,粮食是全球流动,但这也无法依靠,因为这时全球气温普遍下降,灾害多发,粮食的全球供给能力都是下降的,此时,各国肯定要进行贸易封锁,谁也不愿意自家饿肚子吧。所以,今天如果发生当时的情形,比那时好不了多少。
实事求是地说,如松并不愿意相信与蒙德极小期一样的气候条件再次来临,终归从潮汐的曲线上,未达到蒙德极小期一样的数据,但本人的这种希望很可能只是一种主观意愿。既然英国科学家给出了那样严格的分析,不得不防。
更长期的事情,我们没有那样的能力去判断,个人的观点是,一个类蒙德极小期可能已经逐渐来临。未气候将逐渐恶化,旱涝将不断加剧,尤其需要警惕的是2020年前后的五六年(还要关注2019年在青藏高原上是否会发生七级以上的强震),但不管怎么说,气候逐渐恶化的趋势是基本确定的,过了今年冬季,对未来的判断或许能更清楚一些。
对于当今的社会来说,基于过去很多年的暖周期,粮食丰产,各国都有比较大规模的储备,应对灾害的能力比较强。但是,当连续的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比如三年甚至以上),任何储备都无济于事,今年算不算大的自然灾害之年,估计还不算,因为中国是大陆季风性气候,水灾对农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旱灾的威胁更大。
有人可能会说,气候这玩意不靠谱,如果预测今年的某月干旱、某天下雨,确实不靠谱,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中央气象台的短期预报才能完成。但是,预测趋势是可以基本靠谱的,今年初,很多专家包括如松草民,都预测今年将面临严重的水灾,如松特别说水灾从南方开始,结果水灾从南到北来了一次大规模巡回展,夏季的洪水与高温也在预测之中,东北的早雪更不出意外,今冬的寒冷和冰雪估计也不会出乎意外,所以,气候的趋势是可以判断的,如果再结合英国科学家那些详实的数据和分析手段,判断起来就会更加靠谱一些。可惜,我们仅仅是草民,只能干草民的事,剩下的不是我们的事。
2017年,总体可能还是涝,提防1999年类似的灾害连。
当今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经过这些年的过程,土地、河流污染的太严重,劳动力从农村出走的太严重,农业的基础太弱,我也一直呼吁国家重视这些问题,这是任何国家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如果像霍金说的蒙德极小期重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是祈祷上天善待芸芸众生。但是,不断超发、信用缺失的纸币,农业基础的薄弱,贫富差距恶化,社会阶层矛盾突出,农业数据的不实,浮夸,人们的盲目乐观等,就是灾难的根源。
如果气候继续变暖,根本就不是大问题,相反,变冷才是严重的考验,到今天来看,变冷很可能将成为事实。最近,世界上最需要注意的现象不是美国大选,也不是金融,而是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都在率先收紧移民,虽然与民族主义崛起有关(主要是英国),但是否与英国的霍金和其他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有关?他们自然不会说。
未来,家猪想变野猪越来越难,是由内外因素共同决定的。
如松这个网址的宗旨是为大家服务、祈福,通过上述,就可以得出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 有条件的话,尽量向南迁徙。
第二, 毛子国才是最大的威胁。周边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会加剧。
第三, 一旦寒冷到来,通胀长期高烧,纸本位货币可能崩溃,更坚实的货币本位会到来。
第四, 选择农业收成有保证的地区生活是个好主意。
第五, 通胀上升,工业化倒退,富裕成为回忆。
这些因素就决定智者的战略性行为,无论投资、移民、迁徙、找工作、选工种都会顺势而为。
未来,是一个发飙的时代,很多重大事件都会突然、密集发生,由不得你一慢二看三通过!
作者:如松
原文标题: 发飙的时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