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下述两张图上就可以看出来:
这是1981年以后美国经常账户占GDP的比重,由图可见,2000年至今一直是逆差状态。1982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仅仅114亿美元,而2005年就达到7915亿美元。那么,长期进行资本输出就会拖垮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之所以美元的地位可以稳定,特别是可以承受美联储三次QE的冲击,甚至在2014年7月以后还可以大幅升值,本质是因为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净流入,让美国可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由图中可见,黄线代表的国际收支基本维持在零附近。
但是,这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净流入是有很大风险的,比如,中国日本沙特购买美国国债,就属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流入,当国际金融局势动荡、大国之间关系出现波动的时候,就会成为别国攻击的缺口,所以,对于美国来说,长期的经常账户逆差是显然的问题。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逼迫美元印钞机长期开动,最终会让美元丧失国际储备地位,这是更大的问题。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意味着什么哪?
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其中,最主要的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美国在经常项目上长期保持逆差意味着:
- 第一,以贸易和其它形式进行了资本输出;
- 第二,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是全球通货,美元资本输出支撑了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全球货币扩张,大家集体印钞(学坏);
- 第三,自从华盛顿共识之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美国不仅通过资本输出支持经济全球化,还以身作则。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持续,意味着美国对境外商品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实际也意味着美国企业在国外设厂,产业向境外转移。
我在以前说过(《滴血的原油》),随着美国大陆原油产量的下降,以美国国家来说,算上财政支出(军费支出),美国在海外获得原油的国家成本(不是企业成本,更不是纽约交易所的原油价格,还要加上国家为获得原油所支付的成本,最主要的是军费)太高,加上东亚、东南亚制造业的低成本,共同推动美国采取推进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但是今天,全球经济、政治、能源的局势已经变化:
- 第一,随着多极化的世界即将到来,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如果主要国家获得美国输出的资本后,不再将自己的收入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投入美国,美国的国际收支就面临威胁,美元就面临巨大的危险;
- 第二,产业不断外迁,就会持续削弱美国的就业和财政,让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不堪重负,现在,美国的债务问题显而易见;
- 第三,页岩油页岩气的发展,让美国能源的国家成本下降。
基于这些复合因素,川普希望压缩经常项目的逆差,恢复自己的财政健康。
经济全球化时期,是美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时期,也是美元扩张的时期,实际是印钞的时代,以三次QE为高潮。现在川普希望压缩自己的经常项目逆差,关上美元印钞机的阀门,让美联储做“良家妇女”。
从这里才可以看到川普减税的含义:
- 其一,不再依靠印钞维持经济的运行;
- 第二,通过提升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方式吸引资本回流,摆脱对别国的商品依赖,恢复财政健康!
可是,兄弟们有意见了,在经济全球化、美国输出资本的时期,新兴国家可以印钞补充财政、实现财政壮大,也可以承接美国流出的实业企业做大自己的经济基数,还可以以救世主的姿态将自己得到的美元资本投入到美国国债之中、甚至还可以帮助亚非拉,让自己的国际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经济全球化就像是大家一起“学坏”的约定(货币不断扩张就是不断加税,与川普的减税完全背道而驰),现在你要从良,那怎么行?
所以,兄弟们要单干、继续推进全球化的列车。
这也符合德日韩的利益,因为他们的国土狭窄、人口有限,却有很高的制造业水平和产能;同时,这三个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比较高、货币信用水平也很高,可以避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的贫富差距恶化的后遗症(这三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三十年后,依旧是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很温和的国家,与两个最大的国家和那些所谓的金砖国截然不同),继续全球化,意味着自己的商品还可以保留国际空间,当然愿意敲锣打鼓欢呼列车的不断推进(自己不出力就行),以前经常将他们形容为秃鹫,很贴切。
一呆一撸是什么?有意思。
经济全球化,是美国最先推动的,克林顿还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到今天,川普大爷想“从良”,但其他已经上瘾的哥们们(好处很多呀)却摆出一付坚决反击的架势。
老头有点晕,这世界,“从良”也这么难。
可是,不论一呆一撸还是全球化,谁可以代替美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角色?难道强行输出就不怕自己的财政崩溃?被秃鹫猎食?
作者:如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