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说房地产将开始去财富属性(也可以称呼为去资产属性),很多朋友都有疑惑,看到昨日的一篇报道,估计也就清楚了。
某市管理层规定,一块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取得房本之后十年才能出售,这是一个什么含义哪?一般赢国的房屋寿命有多少?也就三十年左右,十年后,不知道成为什么样子,如果出售,值多少钱?再有,十年后,社会会怎么变?本币会怎么变?实际上意味着房屋已经彻底丧失了流通功能,也就意味着不能兑换成货币实现其购买力,房屋与M2脱离了关系,最终,就是房屋失去了财富属性。
它就是一处蜗居。
有些社会,只准许WUCHAN阶级存在,没有完整意义的SIYOU财产,从沪深股市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到今天,完成了一个历史上的小循环,房子只是一个住处,失去了价值。
下一个失去财富属性的会是股市吗?你懂的,在此实在不便进一步解释。
原因都只有一个,当这种所谓的“SIYOU财产”开始影响QUANLI运行的时候(看看去年唐币灰绿走势就知道),前者只能阵亡,没有其他出路。
其二,以前说过土地货币,《如松看财富之道》中阐述的是在特定的土地上什么才是财富的核心。其实,在特定的社会,土地、金银、纸币当然也包括房子,都不是财富的本质,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书中说的。
最近几天,一瓶2块钱的农夫山泉很火,因为对比的是398元一瓶的矿泉水,这里的含义是什么?2元一瓶的矿泉水,意味着社会是以价值、法绿为基准来运行的,任何人都要遵从。而398元一瓶的矿泉水代表的不是水,是权事,意味着社会是以等级和权事来维持运行的。那样的场合,即便一瓶水卖10万元也一样,如果自购之后才能入场,很多人也会争相恐后地购水、参加。因为这意味着身份的改变、彰显了等级、有QUANLI拥有与自己的QUANLI相匹配的“财富”。
如果为此大惊小怪,还没毕业。
第三,很多朋友让我推荐书籍,有些地方是有各种社会学、财经经济学专业书籍的,但有些社会注定没有。在特定的土壤上,如果非要说有财经经济书籍,那只有两本,第一本是《史记》,第二本是《资治通鉴》。如松是个不读“书”的人,十几年前翻过一两本关于专业的财经、经济书籍,此后再也不看了,觉得纯粹是浪费时间,更愿意读一些古代医学(比如黄帝内经)和历史书籍。
所以,只能辜负了大家。
如松写了三本书,《如松看货币之道》、《如松看人权货币》、《如松看财富之道》,注定会长久地体现价值,自认为对得起这个社会,因为已经尽能力展现独到的视角、财经与财富的真谛。当然,也有人说如松就是一个卖书的,我倒比较喜欢“卖书郎”这个词汇,心中是暗喜,太高看了。
这个社会,真正的“卖书郎”有几个?当然这里的“书”必须是独树一帜、对社会有贡献,给这个社会提供恒久的价值的书籍!而不是胡编乱凑混个职称。
马上就六一了,空间越来越窄,今后关于对财经趋势的看法,看来也只能写在讲义中了,不宜再公开发表。其实本人比较伤感,这个平台本来是公平地探讨真相的地方,可惜.........。
作者:如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