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公众反对某种东西,总是比动员他们支持某种东西容易的多。——索罗斯
这大约是因为,要反对的东西总是比要支持的东西具有更突出的形象。
“想要打动一个群体,你所选择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形象,并且有其突出的部分。这并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要为这样的东西营造一种神秘感。”群体之中,每个人都是事件的围观者,他们渴望做出判断、渴望表达观点,但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详情,因而又迫切需要别人给他们提供思考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关心的并不是事实,而是怎么去判断。他们在内心中其实已经做了预判,然后再根据这个预判去寻找形象,因此,如果你能够创立出一个清晰的形象,用来引导他们的判断,那么你就掌握了他们的心理。——《乌合之众》为什么群体需要领袖。
01
市场没有道德观
市场可以创造财富,但市场没有道德观,这正是市场经济效率的来源。但社会并非只需要效率,还需要公共服务才能存在繁荣,比如安全的食品、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环境、住处、健康、教育、劳动条件等,这些市场都不会主动提供,这需要政府提供。
人人需要公共服务,而市场却很难提供,因为其没有利润。市场与政府,分别提供人类需求的两个方面,个人服务和公共服务。
而公共服务依赖于征税,可以说公共服务的繁荣寄生于市场繁荣之上。
对市场的正面性描述太过模糊,而市场不道德的形象却深入人心,更能为人们的心中预判提供形象。20世纪初,垄断组织横行和危机爆发不断,人们开始迁怒于市场化,这就是20世纪初期的西方反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由此,德国去市场化走向纳粹,而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开创了国家干预市场的经济新模式,凯恩斯主义。
02
温和通胀最终也会演变成泛滥印钞
凯恩斯支持政府干预,凯恩斯自己也公开承认他的经济方法和经济理论指向是短期的。他说:“讲长期是对处理当前事务的误导。在长期,我们都死了。如果暴风雨来的季节,经济学家告诉人们,暴风雨会在长期中过去,海洋将恢复宁静,这未免把他们的任务定的太过容易和无用了。”
凯恩斯认为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总需求只有两种来源。
A)现在消费;
B)现在准备,未来消费。
通过适度价格通胀,人们就会预期未来消费支出会增加,总消费扩大,拉动总需求上升,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凯恩斯主义在短期是如此令人着迷,他兼顾了政府(权力和选票)和私人(收入和工作)双方的诉求,而代价是付出未来。未来总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形象,而现在的痛苦却形象清晰,这总是更具有说服力。
通货膨胀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所有人为操控的通胀,都具有自我加速的机制——哈耶克。
人为驱动的通胀,只有一个原因,即印钞。通胀刺激必须一次次加码,否则被掩盖的问题就会集中爆发,这需要不断的加大印钞。
从来就不存在长期温和通胀,所谓的长期温和通胀,仅仅是涨的快的从统计中剔除,或者是对某些权重高的商品进行价格管制。
凯恩斯主义温和通胀的最终指向,就是极其泛滥的印钞。
凯恩斯主义实行40年之后,1971美国第二次脱钩金本位,正是因为极其泛滥的印钞。
整个70年代是欧美经济的至暗年代,欧美国家长期泛滥的印钞后果集中爆发,深陷滞涨中无力自拔。
1977年5月8日,由英国首相主持,美国、西德、法国、日本、意大利参加的,在唐宁街举行的‘首脑会议“,引人注目的承认”通货膨胀不是治疗失业的良方,而是其重要根源。“
凯恩斯主义最终会摧毁经济运转中最最重要的基础,对货币的信心,将一次次的轻微失业即可予以纠正的问题积累起来,集中爆发演变为长期大面积失业。
03
反全球化的历史必然
19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孕育了世界大战,但也催生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催生了欧洲福利国家。社会公共福利缩小了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了社会秩序。
而公平与效率,向来是天平的两端,社会福利的实现要么源自于高税收,要么源自高负债,这都将导致社会无效率。罗斯福上台后,新政需要非常庞大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罗斯福一直在加税,1932年最高税率提高到63%,1936年79%,1941年81%。而美国第一次脱离金本位,也在罗斯福任期内。
1970年代,西方各国遭遇滞涨,财政困难,开始削减福利的规模,提高市场效率。这与1929年遭遇危机时动向截然相反。
此后,削减福利的改革浪潮逐步席卷到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但部分北欧国家却仍维持了高福利模式。
1980年代,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能力,降低税率,激发经济效率。从19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到19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再到1980年代里根经济,美国完成了小政府——大政府——小政府的轮回,也对市场进行了重新认知。
各国对市场展开重新认识,部分公共福利问题通过修正交还市场。比如说污染问题,可以通过加收高额污染税将问题修正后交还市场,不能承担污染税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退出,减少污染,不再通过政府行政手段。
二战后,为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美国主导下分别在政治、金融和贸易建立了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后为WTO),三大体系的建立目的,就是要在资本流通受限制的环境下,进行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欧美各国脱离滞涨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全球化对财富增长的助推。70年代欧美深陷滞涨时期正是金融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飞速发展时期,这最终将欧美经济拉出泥坑。
三大体系中,最成功的是WTO。 而国际金融体系的飞速发展则始于1973年石油危机,大量石油美元流淌于美国国外,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1990年苏联解体后,金融市场得以真正全球化。
然而,联合国却一直没有太多的发展。联合国在可预期范围内也不可能得到太多发展。几乎没有国家会对联合国让渡自己的主权。
美联邦的早期就类似于联合国的松散联盟,是美英战争的压力驱使这个松散联盟团结一致,最终形成现在的美联邦。而联合国是人类联合,人类目前没有共同敌人,联合国缺少深度联合的压力。
这导致了目前的全球一体化只是市场的单方面发展,无法提供公共服务,缺少了对公共福利方面的修正。
1) 高福利国家的反全球化因素
贸易和金融的飞速发展,金融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而人员流动仍受到很大限制,由于资本是生产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各国竞相吸引资本,资本是逐利的,他当然优先流去税率低的地方,他不愿意呆在高税收的福利国家。而需要社会保障的人们却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甚至高福利还会吸引更多移民涌入。欧债危机变得非常好理解,福利会影响选票,福利难以消减,税收又无处增加,只能借债,无处可借即爆发危机。要么结束全球化,限制资本流动并对其征受高额税收来保障福利,要么结束福利。反对全球化总是比支持结束福利更加容易,人们会倾向于反对全球化。
2) 低福利国家反对全球化因素
贸易和金融的极大发展是构筑于市场化之上。跨国公司当然只关注市场逐利,他不关注所在国公共福利的问题。所在国为了竞争资本也会无视公共福利问题,甚至将低福利当作一种竞争资本的优势。资本所在国国民受够了污染、食品安全、清洁的空气、水、工作环境(譬如996)等公共福利受到破坏,也将反对全球化。
全球化固然带来了经济增长,但各国福利不一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全球化,只是一种畸形的结构。它没有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没有对公共福利的关注,其结构的失衡导致一旦世界经济发生波澜,全球化极易遭受迁怒,将驱动全球化大幅倒退,带来世界经济问题加深。
反过来说,只有问题加深,深刻影响各国利益,才能继续推进全球化,一些公共利益才能得到重视。正如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化倒退与市场化重新焕发一样。
04
黄金的王者归来
每当货币信誉受到摧残的时候,黄金就会王者归来。
1971年美元脱离金本位,1972年,伦敦市场金价1盎司46美元。1980年,金价就已经达到850美元,8年上涨18.5倍。黄金的第二轮大幅攀升,显然应归功于2007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疯狂的印钞救市。
就现代社会的货币属性来说,黄金已经不适合充当货币,货币最重要的特性是价值平稳,方便个人做出未来的消费安排,而黄金的价值难言平稳。
这一点来说,以GDP为锚或许更为适合,历史存量财富则多作为固定投资,已经退出了交换过程,极少需要货币再充当交换媒介。而GDP是当期的产品和服务,货币充当具有流动性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媒介,以GDP为锚来印钞可以维持较为平稳的物价。但可惜的是,这不是一种硬性纪律约束。
而金本位就会提供一种强制性纪律约束,控制各国印钞的欲望,世界很难完全脱离金本位。一旦陷入逆全球化,进而各国竞争性印钞贬值,金本位仍是各方最易接受的。
尽管金价并不平稳,金本位也已退出多年,但各国外汇储备中黄金仍是最具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
据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国央行共购入145.5吨黄金,同比增长68%,过去四个季度,各国央行黄金购买量达到了715.7吨,央行购金成为推动全球黄金价格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截至今年4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4023.87吨,约折算美元1.5万亿,而全球债务约折合美元244万亿,超越全球GDP的三倍,超越全球黄金储备160倍,避险因素成为央行购入黄金的一大原因。
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的下滑已是很多国家正面临的问题,德国一季度GDP仅增长了0.6%、巴西一季度0.5%、日本0.8%、澳大利亚1.8%创十年新低。正是基于这种现实,近期多个国家陆续加入降息队伍,6月4日,美联储暗示降息,澳大利亚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25%。6月6日,印度今年第三次降息。在此之前,新西兰、马来西亚、菲律宾已经也已经宣布降息。这无疑是在继续摧残货币信誉。以这点看,可以肯定地说,黄金极具上涨动力。
2011年黄金价格自高位跌落过程与1980年并不相同,1980年金价高位跌落是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对美国经济滞涨使出杀手锏,严控印钞,美联储基金利率由1979年的平均11.2%上升到1981年的20%,是货币因素导致金价下滑。
而2011年显然不是,美联储并未收紧流动性,黄金的高位跌落仅仅是由于其他资产收益更高成为了蓄水池,刺激了抛黄金行为,货币并没有减少。全球三大著名蓄水池就是美股、中房和日债。
可以想象的是,假如三大泡沫破裂,蓄水池中的水流出,黄金必然将王者归来。而各国央行,已经先行一步。
逆全球化,也正在助推黄金重登王位。
文:凭栏欲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