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财主:2020年,央妈说“灵活适度”,是什么意思?

美股指南 经济杂谈评论2,5113阅读模式

央妈又开会了,要定一下2020年货币政策的调子。

1月2日-3日,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定下来的调子是:

2020年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你看这词儿,“稳健”的意思是“稳定而健康”,再加上一个“灵活适度”,那简直是好到不知道怎么好了……

中文词汇的博大精深,我们的货币政策,其实一直都是这么好,从来没有差过,不信你看:

2018年,我们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2017年,我们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2016年,我们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略偏宽松;

……

估计你终于开始不耐烦了:

说人话!这都代表什么意思?

这样,我先把过去35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用词,给你梳理一下,你先明白什么叫做中国人民很行,然后我们再讨论2020年的货币政策。

一、1984-1994

1983年之前,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职能没有分开,货币想发多少,基本上是领导人说了算(当然也要根据现实情况,比方工农业总产值和大国企的需要),但总体上没有什么“货币政策”可言。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出了个规定,说中国人民银行以后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人民银行的10项职责。

于是,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才有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体制,由此才有了“货币政策”这个说法。

获得“央妈”认证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一次货币政策,简直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

设定货币政策的同时,从中国人民银行剥离出去商业职能,设立中国工商银行,央行过去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全部由中国工商银行经营。

话说1982年,当时的“十二大”提出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为了经济增长,央行印刷人民币也是拼了,反正领导人说了算,投资疯狂增加,没有钱就印钞,财政赤字没有节操地疯狂增长——1984年居然达到了149亿美元之巨,要知道当时的外汇储备总额才89亿美元!

在央妈加班加点印钞之下,1984年一年,人民币供应量暴涨37%。

你想想嘛,一年钞票暴增37%会造成什么后果?

——当然是严重通货膨胀了!

1984年,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后第一轮严重通货膨胀……

水太多了,要控制一下水龙头,于是1985年央妈发布了一个简明扼要的货币政策:

“稳定物价、平衡信贷”。

具体的做法呢,是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商业银行不能随意发放信贷,要求严控信贷规模。

要知道,那时候,中国人还是更习惯计划经济,领导说严控,那当然就严控咯!

严控之下,中国经济立即转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循环。

198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立即慢了下来——眼看要影响经济业绩,领导赶紧又说,信贷规模不控制了,我们还是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嘛!

于是,我们的货币政策就变成了“稳中求松”。

要知道,这是央妈送给你的白花花的银子,这是央妈白送的可以买到任何东西的钱,在那个时候,还都是国有企业才能得到信贷,反正央妈说了送钱,又没说啥时候必须还(前面就是因为要求必须还贷款闹出来了经济失速),你不要,你不SB了么?

这种情况下,“稳”字当然是个遮羞布而已,货币政策其实就一个字——“松”!

嗯,印钞量就呼呼呼地又上去了。

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面不一定有,但水可是无限量供应。于是乎,到了1988和1989年,又一轮严重的通货膨胀来临。

真不是开玩笑!

就在1988年9月份到1989年3月份,很多民众直接面对的消费品,价格直接上涨10倍!10倍!10倍!

这场通货膨胀不仅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1989年上半年发生了一些事情,你懂的,我就不说了……

其实,在1990年以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就和今天的拉美一样,走的都是需求膨胀—财政赤字—货币供应激增—物价上涨的路子,钞票一轮轮地使劲儿印发,物价在一轮轮使劲儿暴涨,没啥稀奇的——相比之下,除了房价之外,2000年以来的其他物价上涨与以前比,那真是连个毛都算不上!

眼看通胀这么严重,央行赶紧出台新的货币政策——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

具体做法,就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贷款利率,强制调整贷款结构……

刚刚开始控制信贷,“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循环又来了,你说怎么办?

经过上次那么大的一次教训,你以为领导会改?

本来就这点本事,年纪也这么大了,嗑药依赖也习惯了,改不了了!

当然还是印钞票啊!

就在1989年当年,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变成先紧缩后放松,央行下半年就赶紧扩大贷款规模,下调出口汇率,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

接下来的主角,是“春天的故事”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激励下,货币政策一路宽松,中国社会出现所谓的“四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和集资热)、“四高”(高货币投放、高物价、高投资和高工业增长)、“四紧”(资金紧张、能源紧张、交通紧张和重要原材料紧张),还有“一乱”(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秩序混乱)。

嗑药之下,货币投放速率直线增长,经济又开始热得发烫,通货膨胀暴涨,官方自己公布的CPI记录在1994年就达到了24.1%——换句话说,物价在一年之内整体上连官方自己都承认上涨1/4(实际当然不止这么多!),你觉得今天的通货膨胀能比么?

1994年外贸赤字更惊人,当年达到了679亿美元,当年外汇储备总量还不到500亿美元!

无奈之下,1994年元旦,汇率调整一步到位,美元兑人民币的官方汇率从5.7直接大幅贬值到8.7,一下子贬值34.5%!

下面这张图,就是1979-1994年中国广义货币M2和GDP年度增长率(包括名义和官宣数据)情况,注意1984年、1986年、1993年的高峰。

路财主:2020年,央妈说“灵活适度”,是什么意思?-图片1

下图是1979-1995年的官方通货膨胀数据,注意1984年、1988年和1994年三个高峰。

路财主:2020年,央妈说“灵活适度”,是什么意思?-图片2

二、1995-2016

鉴于前几次“急刹车”式的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经济下滑,1995年中央银行宣布要采取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内容包括:

1)实行贷款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2)1995年颁布实施《中国人民银行法》,并将货币政策目标调整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着重监控货币供应量;

3)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启动公开市场业务,回购商业银行的短期国债

4)通过回收再贷款,进一步紧缩货币量。

1995年,中国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次规定中央政府财政出现赤字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这相当于一下子把原来领导人可以随意伸向印钞票的那只手给锁上了,此举对人民币在民众中建立信誉极为重要。从此以后,中国政府和西方国家政府一样,要想花钱,要么靠增加税收,要么靠发国债,只有这两条路。

由于这一次是从政治体系中的法律源头着手,货币政策整治的疗效那是——

相当的好。

正是有了前几年“适度从紧”的货币信任基础,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中国才有能力实施新的货币政策,稳健这个词儿首次被提出。

从1998年迄今,中国的货币政策,通常都带着“稳健”这个词儿——又稳定又健康,这么好的词儿,当然要一直用下去。

什么叫稳健?

呵呵,其实就是以前的偏宽松(像美国和日本这种实诚鬼,一印钞就说自己“宽松”,我们可是从来不说自己实施过什么宽松货币政策,哪怕洪水滔天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偏宽松),只是说,有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宽松没有以前那么没节操、没水准而已。

不信,你看1997-1998年的“稳健”货币政策包含了什么内容:

1)取消了对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

2)连续五次大幅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一年期5.67%降到1.9%)和贷款(三年期9.36%降到5.49%)基准利率;

3)五次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7.56%下调到1.89%;

4)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求,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5)加大外汇管理,健全外汇市场。

听见了没有,取消贷款规模控制、五次下调存款和贷款利息、五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就叫“稳健”。

央妈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不久,中国就加入WTO,全球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开始腾飞,货币增长率进入一个有序的增长轨道,人民收入、GDP都开始快速增长,而且也是真实增长,外汇储备更是蹭蹭蹭地上涨,很快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下面这张图,就是1995-2017年中国广义货币M2和GDP年度增长率(包括名义和官宣数据)情况。

路财主:2020年,央妈说“灵活适度”,是什么意思?-图片3

由图可见,从1997年开始,中国M2增长率由以前的20-30%以上降低到了15-20%,在中国这里就叫“稳健”

可不,要是与以前动辄30%、40%比,能不叫稳健么?

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久了,到了2003年,货币投放过快的负面作用又开始凸显,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猛、粮食供求关系趋紧、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从2003年-2006年,央行开始实施“稳中从紧”的货币政策。

虽然,听起来有个“紧”,但你千万不要误会,主要是“稳”,因为中国那一个阶段外汇流入快速增加,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量增加很快,所以央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

1)2004年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

2)八次提高了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

3)灵活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发行央行票据),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4)十五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从6%到14.5%),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说回到中国的2005-2007年,虽然政策上说“稳中从紧”,但民众却慢慢反应过来了,其实就是稳,而稳就是宽松,只不过不如前两年那么松而已。加上人口红利、基础设施建设红利、加入WTO的制造业转移红利,中国的经济在21世纪的前5年里也的确得到了很大发展,中国社会财富大量增加,民众富裕程度大幅提升,大家普遍开始“投资”股票和房产……

可以想象,如果真的是“紧”,股市和房地产怎么可能在2005-2007年疯涨?

到2007年下半年,眼看着股市疯牛一样暴涨、房价翻着倍儿暴涨,中央发现用稳中从紧的名义来实施宽松这个遮羞布不能再用了,得来真的了——于是,12月底开会,会上央妈宣布要真正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去掉了“稳”字,这次好像是认真的!

股市早就得到信息,屁滚尿流掉头向下,房价也开始一路下探……

那么,认真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到底实施了多久?

答案是:4个月时间。

哎呀,不行了,不行了,这么紧,人家真的受不了了嘛,要宽松,要宽松,要宽松……

想什么来什么,5.12,汶川大地震爆发,经济紧缩肯定要缓缓了……

9月份,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全球金融危机来了,可能传导到中国,绝对不能再宽松了,绝对不能再宽松了!

为了人民的幸福,央行“及时调整”宏观货币政策,开始实施所谓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随后不久,马上出台了著名的4万亿刺激政策:

1)连续4次下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从4.14%到2.25%);

2)5次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从7.47%到5.31%);

3)连续4次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小金融机构从17.5%下降到13.5%,大型金融机构从17.5%下降到15.5%;

4)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引导其扩大贷款总量。

2009年,中国广义人民币供应量由47万亿暴增到60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多年未见的27%,全国各类资产开始陷入狂欢之中,大城市房地产暴涨100%,股市也开始一波反弹,从1600多点大涨至3400多点……

注意,就连这样的信贷狂飙,一年货币量暴增30%,宽松得没有节操没有边际,在我们这里也只能叫“适度宽松”。

根据弗里德曼的研究,通货膨胀与货币滥发的时间差大约是24个月左右,2008年年中开始的这场信贷狂欢和资本市场的盛宴一直持续到2010年。从2011年开始,前面三年印钞,导致国内居民消费品物价出现暴涨,什么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向钱葱、糖高宗都是这一段时间民众面对物价上涨创造出来的词汇。

下面就是1995-2019年CPI增幅与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比较。

路财主:2020年,央妈说“灵活适度”,是什么意思?-图片4

因为产能过剩,并且因为外汇储备的快速累积,在国际上也遭到众多指责,于是,2012年央行决定调整货币政策,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此后一直到2014年,央行货币政策一直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经历了新一届政府上台,但整体货币政策的名称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这两年的稳健,其实就是正常的印钞而已,广义货币供应的增长速率确有下降,但并非真的因为实施了加息之类的紧缩政策,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后,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就正常地出现了下降。

我们要发展经济,要为人民群众印更多的钱,正常怎么能行呢?

于是,从2014年底开始,虽然货币政策名字依然叫“稳健”,但我国开始又一轮的降准降息过程,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从2.75%经历5次降息之后降到2015年10月份的1.5%,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新一轮宽松过程。

到2016年初的G20央行财长会议上,时任行长正式表示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变更为“稳健偏宽松”。

回想起2014年到2015年的股市暴涨,2015年到2016年的房价暴涨——

嗯,你就应该明白,这就是“稳健偏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三、2017-迄今

一般而言,各国央妈的货币政策可分为三个基本状态:

稳健、从紧和宽松。

从具体实践看,因为从紧和宽松,大家听起来总觉得有些担心,所以在中国,就用形容词再弱化一下这两种状态,于是就多出来两种状态:

稳健略偏宽松、稳健适度从紧。

紧缩宽松的实质力度判断上:

1)央妈说宽松,千万不要怀疑,那一定是真宽松,而且宽松程度和时间都超出你想象;

2)央妈说紧缩,绝大部分都是假紧缩,或者,极短极短时间内的真紧缩;

3)凡是央妈正式宣布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其实货币宽松政策已经实施了好久;

4)凡是央妈宣布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不管真紧缩还是假紧缩,紧缩肯定都还没开始。

具体到我们中国,因为含蓄嘛,货币政策如果提到“偏宽松”或“适度宽松”,其实都一个意思,那就是:使劲儿放水。

简而言之,如果央妈的货币政策里:

有“稳”字,也有“紧”字,那么重点是在“稳”上;

有“稳”字,也有“松”字,那么重点是在“松”上。

特别要强调一下,这并非是中国的特色,而是全世界所有央妈的共同特点。

为什么?

从1971年开启信用纸币时代以来,对于每个政府来说,我的地盘我做主,想印多少印多少,政府嗨皮得不要不要的!只要印钞票,短期来看政府有经济增长功绩,民众又能够在数字上看到收入增加,官员们能够从中获得利益,大家都嗨皮得不要不要的,除非是极其极其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如1980-1981年的美国和英国),哪个政府脑子进翔了,才会想着实施真正的紧缩政策!

这就是侵入当今各国政府和央行骨子里的货币政策模式!

只要全球货币体系不发生真正的革命性变革,任何时候,如果你相信哪个政府宣称要实施所谓的“从紧的货币政策”,那你肯定是被骗了,肯定是上当了。最近的案例,就是2018年的时候,全世界央妈的央妈——美联储,玩了这么一个伎俩,把全世界耍得团团转。

至于我们中国,从2015-2016年的“稳健偏宽松”到2017-2018年的保持“稳健中性”,中国经济也从原来的一路加杠杆,进入到了去杠杆时间,这一过程持续了2018年一整年。

但是,从2019年年初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从中性转向了宽松(大家应该记得2019年年初的社会融资增速飙升和股市的小牛市),但这并没有在货币政策的名称中体现出来(可以参考我上面提到的第3条规则)。

2020年的货币政策,其实是对2019年货币政策的追加和确认,因为大家现在对“宽松”或者“紧缩”实在太敏感,所以就换了个说法,叫做“灵活适度”

要知道,过去40年时间里,中国货币政策真正实施紧缩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1年时间,而现在,稳健中性变成了灵活适度,你说是向哪个方向灵活适度呢?

当然了,既然加了这个词儿,水肯定是要放得灵活一些,适度一些,别忘了,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

 
美国降息,确认 经济杂谈

美国降息,确认

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小镇(Jackson Hole),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度假小镇,偏僻静谧,风景绮丽,经常有游客来这里转悠。 但你要是以为,这个小镇能够如此有名气,就是因为风景,那可真是太煞风景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