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栏欲言
经济就是一个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的预期变化会掺入其中。而资产价格改变的主要驱动力就是预期的变化。
是什么在诱导心理预期的变化?主要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你买一盒蒙牛或者伊犁的牛奶,假如你非常了解他的整个的生产链条和质量风险,那么无论市面上在说什么,你的信念都会坚定,你的心理预期都不会有什么变化,这种信息就具有对称性,生产商和用户都了解同样多的信息(信息对称实际不可能存在,只能尽量接近这种状态)。
但由于企业故意的遮掩或是单纯的消费者信息有限,消费者并不了解它的生产链条和质量风险,市面上的风传就会影响到购物选择(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到牛奶的销量。
这里多说一句,我推荐黄金时间超过两年,假如一直持有的话收益还是不错的。但实际上有很多同学没拿稳,原因就是信息了解过少,信念不坚定,容易被市场情绪裹挟。
对企业来说,是以信心诱导(信心诱导意指不通过增加信息透明度而以舆论引导或行政力量干预等手段改善品牌口碑,类似于预期管理)来促进销量恢复?还是以增加信息透明来促进销量?
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信心诱导而非信息透明。
因为信息透明可能会倒逼质量实质性提高并带来成本的提高,而信心诱导则不会带来成本的提高,信心诱导是成本更低的选择。这正是中国奶业频繁爆发问题的原因。
一而再、再而三的与事实偏离的信心诱导,最终就会导致“塔西佗陷阱“——无论你说什么,我都选择不信。
同样的道理,对于央行来说,金融风险浮现的情况下是增加信息透明度呢?还是进行预期管理(此处特指不增加信息透明度的预期管理)呢?
几乎所有的央行都在进行预期管理而非增加信息透明度。预期管理的成本更低,央行们还生怕披露弱点会进一步侵蚀市场的信心,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加速爆发。
央行只想对市场传达出自己的倾向,却又不愿意市场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
甚至是,为了达到最小的成本,央行们有时连具体采取某项行动的承诺都不愿意作出,试图仅以自己的倾向传达,驱动市场去往自己喜欢的方向。
当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现预期管理与事实背离的时候,塔西佗陷阱会远吗?
回顾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对于资产卖出方来说,垃圾资产证券化极其畅销,这使得证券化机构对信贷发放机构的信贷风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资产购买方来说,复杂的证券结构又让很多投资者、甚至包括银行和基金在内,并不了解他们购买的资产究竟具有什么样风险。
当恐慌袭来的时候,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放大了恐慌,经过庞大的衍生品市场再次放大,次贷危机直接变成了海啸。
沃尔克在回忆录中一度认为或许应该一刀切的禁止某些复杂资产及衍生品,查理芒格也持有同样观点。
这里得提一下次贷危机的转折点。
2009年,美联储对美国银行进行了一个压力测试,美国财政部称将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银行注资。压力测试过程比较透明,压力测试的结果也比外部分析的结果更加严重。但奇怪的是,压力测试并没有进一步侵蚀市场的信心,反而成为次贷危机的关键转折点。自那以后,市场恐慌消退,美国银行体系也开始恢复。
比外部分析更严重的结果,让人们相信美联储的信息公开是彻底的,让人们相信信息是透明的(至于这种信息是否真的透明没人知道,但是市场相信他是透明的)。
这让市场相信,美联储清楚的了解风险之所在,并会采取必要手段,从而树立了市场信心。
这种信息透明减少了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了市场恐慌,并成为次贷危机的转折点。
这或许说明了,信息透明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预期管理也并不一定效果有想象中那么好。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央行预期管理如果要往防范金融风险的方向引导,那很可能释放的就不会是客观信息,而是比客观信息要好的误导性信息。
有意释放误导性的信息来防范金融风险,必然会导致资产接手方成为韭菜。
韭菜被一割再割,真的没有后果吗?
塔西佗陷阱正在不远处招手!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