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的核心是什么?最主要是为融资服务的,股市的建立伊始就是为了国企脱困。这多年来,并没有多少改变,中心还是融资。到现在,融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平滑经济增长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之二依旧是为国企脱困解困。
发展房地产的目的是什么?这个话题比较难以界定。如果是严控货币信用状态下的发展,自然是以解决居民的居住条件为核心。但是,如果在房屋过剩条件下通过不断增发货币、行政政策推动等手段炒作房屋,就是以税收为核心,这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和各种交易环节的税费,也就是说,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在此,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界定方式。但无论怎么界定,为了财政增收都是主要的目的之一,这无可否认。
前面说过,以土地出让为中心的模式已经无法持续下去了,源于最近两年管理层已经使尽了货币政策、行政政策等各种手段,但除了北上广深和部分热点的二线城市之外,效果有限。这个有限主要说的是对财政的贡献能力已经有限,这从各地不断暴露出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进而威胁到地方工资发放的报道中可以表现出来。如今的时期,必须开发新的财源,财政收入向存量转移的趋势不可改变。
前面也说过,未来,中心城市的高资产净值人群必定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贡献更多的税收。昨日既有报道,《财政部长楼继伟:义无反顾地推进房产税制改革》: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今日在2016年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应该积极推动这两者改革,但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正式推出(方案),主要是受制于信息征集能力弱以及利益调整阻碍。“只要是真正的税收再分配,就会受到真正的阻碍,但我们义无反顾地要做。”
今年两会上,楼部长就曾经提到过相关的话题,为何这种法律制定的决策性话题都由财政部长发出?根源在于他最清楚财政所面临的压力,财政系统也就成为推动这些改革的动力之源,因为掌管钱袋子的人更清楚,没有收入就无法支撑支出。
一些朋友质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解决部分财政收入的问题,是的,但解决的能力很有限。首先,土地大规模流转必定伴随土地大规模兼并,这个含义谁都很清楚,必定带来严重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这样做的结局都历历在目;其次,土地财政的规模太庞大,并不仅仅涉及到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交易环节的税费问题,还涉及到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建筑装潢等很多行业,仅仅依靠土地流转根本无法弥补如此巨大的财政缺口;第三,如果用大量发行货币的手段,实现土地流转,相当于继续做大货币池子,在制造业等其它产业持续受到挤压、国际收支严峻地情况下,汇率的压力将更大,到目前为止,谁敢彻底放弃汇率?这个严重性不言而喻。
所以,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之后,将税收的主要压力转移到高资产净值人群身上,这是不可改变的,高资产净值人群也主要包括存量和增量:其一、是现有资产净值比较高的,这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上;其二、自然是收入比较高的(这部分人可以购置更多的资产)。所以,房产税改革和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是楼部长谈论的重要话题,两个方面实际是一个内容。
这将是历史性的改变,过去近20年,土地财政一直支撑着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地方主要是土地出让金项目,中央是土地增值税、钢铁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增值税等,这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的问题,是国家财政的问题。个人愚见,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将带来资产价格的趋势性改变。
另外一类资产就是股市。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中海油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油发展)IPO招股说明书,拟筹资3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偿还借款及银行贷款。海油发展的相关经营数据,分析师已经分析的很透彻,无需在此讨论。今天,广大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国企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随着在银行和债券市场融资的难度不断加大,利率上升,这些企业的困境在不断深入,海油发展的上市是否意味着股市再次回归为国企解困为核心?个人认为是的,这意味着很多国企将采取分拆上市、配股等手段逐步进场融资,这将逐渐带来股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未来,很可能会牵引股市再下台阶,只不过股市的投机资金需要一个流动性耗尽的过程而已。
上述问题是股市和房市两个点的问题,这是中国资产价格的核心部分。
从面上来看,今年是气候的大灾之年,水灾不仅非常严重,而且波及的范围非常广,几乎波及到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冬季,很可能还会面临冷冬、雪灾和旱灾,这对通胀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人民币今年以来的贬值已经非常明显,当国际农产品价格稳定之后,一定会推动国内的通胀(这一样有一个滞后期)。当通胀上行明显之后,央行放水就受到制约(甚至开启收缩),就会放大资产价格的压力。
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很可能面临资产价格方面的重大变局。
作者:如松
1F
无论资产价格怎么变化,贫富差距的增大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增加所谓的富人税。
B1
@ Bary ZG未来会有一个均贫富的过程,通过2个方式:1、MING币废纸化;2、打土豪,分田地。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实现所有人共同贫穷,仅此而已,直到再次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