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地缘政治(地理)和经济上讨论过台湾的重要性,今天从军事上讨论。
人们习惯认为一战、二战是非常类似的战争,从战争规模来说确实是如此,它们都是世界大战,但从战争的内在规律来说,却有本质上的差别。
二战是地球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坦克、装甲车、飞机等开始大规模投入战场,燃油消耗空前增加,重要性空前提升。二战欧洲战场进入决战阶段时,仅美国空军每天消耗的汽油就相当于一战期间美国供应欧洲全部汽油的14倍。所以,二战是与一战和以前的战争截然不同的战争,或者可以称呼为是第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石油开始成为决定二战进程和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在二战进程中,德国进攻苏联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阿塞拜疆巴库的石油,巴库是当时欧亚大陆最重要的石油产地,约战全球石油产量的10%左右。
日本自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之后长期无法脱身,资源消耗巨大,为了继续对华的战争,就只能走向夺取他国资源之路。1940年,日本趁法国被德军打败的良机,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等地),可英美与法国是盟友关系,这直接导致了日美关系的紧张。1941年,美国政府要求日本撤离法属印度支那,随后连同荷兰、英国对日本发起石油禁运。
由于石油是日本维持战争的基础要素,而日本在当时所消耗石油的一半以上都来自于美国,美国当时的原油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美国、英国和荷兰釜底抽薪措施就会令日本的工业体系、军工体系和野战部队失去动力,让日本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此后,日本的主要战略目标就转为如何获得石油资源:第一是出兵攻占菲律宾、英属马来亚、英属婆罗洲(指的是现在的沙捞越、文莱等地)、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尼),在当时,婆罗洲和荷属东印度是亚洲主要的石油产地,这就是二战战史上的马来亚战役;第二,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等人认为,必须打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以便能在有利的条件下和美国和谈(注意是以战促谈),目的自然是希望迫使美国解除对日本的石油封锁,这就是二战战史上的珍珠港事件。所以,在美国、英国、荷兰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之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仅仅一天之后的1941年12月8日,日本又发动了马来亚战役,可见这两场军事行动对日本来说都是十分紧迫的(燃料威胁下的被迫),两场战役都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
日本虽然获得了战役上的胜利,但战略上却遭到了失败。珍珠港事件后的美国人并未坐下来与日本谈判,而是进一步直接开辟了太平洋战场,虽然日本在初期获得了战役上的胜利,但以美日两国的战争潜力对比,日本的结局已经注定。
面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行动,最生气的是希特勒,希特勒说:(日本)何必去招惹它?并认为美国加入之后德日很可能难以打赢战争。后世的一些史学家也质疑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日本军方进攻美国的必要性。在此要反问一句,当美国进行了石油禁运之后,日本还有其他解决燃油问题的办法吗?除非宣布战败,否则也没有其它很好的应对办法。
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失败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败,已经决定了二战的结果,是石油直接决定了二战的结局。因此有美国史学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始至终都是一场石油战。”
也有人在1940年就已经预判到了二战的结局,源于他已经提前洞察了二战的症结所在。1940年7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同他的高级顾问举行会议时指着世界地图说,他一天天坐在房间里盯着这份地图,现在终于可以得出结论,“使世界摆脱当前的困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切断侵略国的供应线,“尤其是用于战争的燃料供应”。
这个世界总有人可以未卜先知,源于认识了事物的内在规律,石油就是二战的症结。
未来的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决定战争的胜负手是什么?
石油的重要性依旧,甚至比二战时期更加重要!源于当代世界的工业体系本身就是建立在石油(煤炭)基础上的,没有石油作为基础,整个国家的工业(含军工体系)、运输体系就会立即陷入瘫痪,就无法支撑战争;如果野战部队离开了燃油,就立即成了被动挨打的靶子。所以对当代战争来说,石油的重要性比二战时期更高,这就让当代的战争依旧是石油战争。
所以,二战结束之后,中东立即成为火药桶,成为大国逐鹿之地,源于它支撑着欧亚主要国家的经济体系和军事体系,也是大国争霸世界的“钥匙”。
但当代战争中,“数字石油”的地位空前提升,与石油具有了一样的战略地位。
虽然我们无法详细洞察未来战争的所有特点,但在未来的战争中下述因素必然是举足轻重的,甚至直接决定胜败:
第一是网络战的地位空前提升。
网络战可以破坏对方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还可以破坏对方的金融体系,进而破坏对方的工业体系和战争能力。
第二在当代的武器系统中,对空间技术、信息技术、隐身技术、摄像技术、材料技术、干扰技术(包括将对方导弹引向其他目标,破坏对方的通讯指挥系统等)、声波技术的依赖性空前提升。
第三美军正在将飞机、军舰等军事装备大规模AI化,AI技术在未来的战争中必然会大显身手,很可能是决定性因素。
同时,任何一国要获得战争的胜利,都离不开自身的工业活动,包括汽车产业、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以及石化、钢铁、化工等基础产业。
在当代社会中,半导体产业已经深深地介入到上述军事和工业活动中,它们对半导体产业的依赖度甚至已经达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
美国相关部门已经在2020年承认,在新型武器及战机上,使用了台积电生产的芯片,包括军用AI、军用互联网甚至F35隐形飞机。以高端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对军事工业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如果没有半导体产业(尤其是高端芯片),就没有互联网产业、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尖端摄影产业,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太空活动,而半导体产业更类似是AI技术的神经系统或血液,等等,是否可以这样说,以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石。
2021年开年的第一周内,一件事的出现几乎让全世界的人们跌碎了眼镜,由于芯片短缺,包括本田、丰田、日产、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内的车企均宣布将对部分车型进行减产或停产。美国车企要求美国政府向台湾求助车用芯片,德国车企也要求德国政府向台湾求助,小小的芯片让美国人、德国人在台积电面前低声下气。传统的汽车产业已经离不开芯片,电动汽车产业对半导体产业的依赖性更高,其他传统产业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半导体产业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了传统的工业活动中。
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军事、科技和工业活动的基石。
所以,以芯片为主导的半导体产业已经与石油一样,成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数字石油”。根据统计,全球半导体年产值约4260亿美金,需求量仅次于石油,也说明半导体产业已经上升到与石油一样高的高度。
或许可以这样形容,石油武装的是一个国家的“下半身”,而数字石油武装的是一个国家的“上半身”。
半导体产业是十分庞大的一个产业,但芯片加工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瓶颈。虽然韩国三星后来也转向加大代工模式,但台积电的优势已经确立,台积电与三星在彼此竞争下,甩开日本及美国英特尔等,成为芯片制造及加工的两霸主。
我们不是业内人士,很难评估台积电相对其他厂家的领先程度。一般可认为台积电相对三星具有比较稳固的领先优势,英特尔自认落后台积电两年,而台积电对其他半导体公司的领先优势可能达到了五年以上。以今天全球科技的发展速度,两年的优势已经很大,五年以上就是巨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鸿沟一样的存在。考虑到三星5纳米芯片的工厂位于美国的德州,如果美国再控制了台湾台积电,再加上英特尔本身就是美国企业,美国领先其他对手的差距就已经足够大。
当自己的军事工业和科技水平被别人拉开这么大的距离之后,在未来的战争中还有机会吗?尤其是军事工业大规模AI化之后,在卫星、通讯、量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帮助下,优势的一方就可以对对方的战略和战术性武器进行全方位压制、封锁,也可以通过干扰手段将对方的导弹或飞行器引向其他目标,更可以有效干扰对方的通讯指挥系统,等等,就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地位。
美国政府正在筹划与日本、湾湾等国家或地区一起打造自己的半导体全产业链,目的自然是要排斥其他国家,这本质上就是一纸宣战书!谁输掉了这场半导体(高端芯片)上的争夺,很可能就已经输掉了这个世纪。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是红线,不容外国干涉;可美日欧为了自己“数字石油”的利益(以及地缘政治利益),又很可能希望将台湾打造成为它们服务的堡垒,所以,未来数年在“数字石油”上的博弈将是十分剧烈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台积电很像是一只火药桶。
二战进程中,人们逐渐明了了石油的重要性,事后将二战总结成“石油战争”。今天的人们已经十分清楚石油和“数字石油”就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石油和数字石油自始至终都会是“三战”的主线。
1F
改版前,文章之后有一个二维码可以扫描转发,现在没有了。
B1
@ 月下松 好了,您看一下。
2F
ww是hr社会民主的灯塔。ww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