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就用这个标题吧。
义和团于1856年至1894年兴起于山东,后发展至直隶(河北、山西等地)。
慈禧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真的能“神灵附体”、“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欲借助义和团之力打击洋人,当然更是为了打击主张变法、引进西方文化和体制的光绪皇帝,以实现巩固自己的权力的目的。今天谁都不知道慈禧是否真的相信义和团拥有这些“黑科技”,但这明显是希望鼓动民族主义、利用民族主义为自己服务。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都曾经鼓动民族主义,都是统治者希望利用民族主义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游戏,慈禧的做法也没什么稀奇。
然后,慈禧就派军机大臣刚毅前往涿州视察,刚毅回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既然义和团是天降之人,又掌握着刀枪不入这样的黑科技,就让慈禧坚信了义和团足以灭洋的信念。此后,在慈禧和部分朝廷亲贵的支持下,义和团开始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举进京勤王。
当时,清朝有些地区已经架起了电话电报线,结果义和团所到之处将电线杆砸断,将电话电报线扯断,让清朝重新使用八百里快马加急来传递消息;在一些地区拆掉铁轨,让大清重新使用牛车和马车运载。他们不仅杀害洋人,还对任何使用“洋物”的中国人都冠以“二鬼子”的称呼,抓住就杀。有文献说在这个过程中义和团杀害了260多名洋人(传教士)和大约两万民教众。
大量的基督教徒和洋人只能逃入北京外国使馆区避难,结果各国使馆被义和团和清军团团包围。
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1900年6月10日,使馆对外通讯断绝。
这让西方各国紧张了起来,他们不知道在北京的使馆区到底发生了什么。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组成2000人联军保护使馆,但未获清廷允许。后来它们自行决定由英国皇家海军中将西摩尔率军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这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线,因为没有当事国准许情形下的军事调动(入京)可以理解为军事入侵。这种“入侵”也是形势所迫,可以理解为是慈禧在给洋人下套,她就想找借口跟洋人干一仗,只有如此才能让掌握着黑科技的义和团战胜洋人,实现扶清灭洋的同时又能打击光绪皇帝。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公布《宣战诏书》,直接对洋人宣战,号召全国军民抵抗英国、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十一国;同时,还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这直接引爆了对清朝历史影响极其深远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事件,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从此清朝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最后十年。
那么,产生义和团的土壤是什么?
就在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进行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朝进入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在这个“盛世”年代,为了避免西方文化的侵入,也为了避免欧美工业革命对清朝的农耕经济模式的冲击,最终是为了维护清朝高度集权的统治,自康熙年间就开始限制对外交往,乾隆于1757年建立起闭关锁国的大清,康熙乾隆两位大帝希望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自隋唐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就转移到了南方,虽然清朝的大多数时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依旧改变不了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表面看起来这是经济现象,但本质上是文化现象。清朝经济南强北弱的现象可以由以下数字体现出来:
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中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三部分,即战争开支、赔款以及被英军掠夺的钱款,战争开支不少于2000万两白银,战争赔款总计2100万两,包括利息等其它支出,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清廷造成的财政支出总计约4500万两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一年的全部财政收入。
但当时清廷的财政收支已经非常紧张,无力偿还战争赔款,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赔款主要是由部分省份分担的,其中广东最多,支付了10325000两,然后是江苏285000两,浙江975000两,安徽610000两。这实际就是当时清朝的经济版图,穷省当然无法负担额外的财政负担,所以这四个省就是当时清廷的财政支柱,是清朝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此后的1856年至1860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这场战争推动清廷不得不主动打开国门,这就是洋务运动的真实起源。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推上了前线,那就是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和大清以镶黄旗为主的部分八旗兵、绿营兵(汉八旗)。
在张家湾战役中,英法10000人与僧格林沁所率30000人交战,英军损失不到20人,法军阵亡15人,而僧格林沁所部死伤超过1500人及80门炮,僧格林沁败退。
此后又立即爆发了八里桥战役,清军一方是华北地区主力,包括僧格林沁的骑兵,八旗察哈尔部和索伦部,京津地区八旗兵绿营,清军总兵力是5-6万人,其中包括3万最精锐的骑兵。英法联军的总兵力是8000人。要说明的是,清军的各军兵种在此战中打的非常勇敢,蒙古骑兵多次冒死冲锋,打出了蒙古骑兵的血性,这一点连英法军队都表示钦佩,据法国远征军中尉保罗·德拉格朗热在回忆中记载:“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消灭他们,骑兵们似乎是从灰烬中重生。他们如此顽强,以至于一时间会拼命地冲到距大炮只有30米远的地方。我们大炮持续和反复地排射,炮弹于他们的左右飞驰,他们在炮火中倒下了。”虽然清军十分勇敢,但却无法改变最终悲壮的事实,清军战败并溃不成军。
对于此战中清军最终的死亡人数,各方说法不一,西方认为是一两千人,清朝自己认为是3000多人,但后来也有史学家推断认为超过万人,源于考虑到洋枪洋炮射击的猛烈程度,并考虑到战争所持续的时间,仅仅死亡一两千人的记载是难以想象的。
而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
这两场战争就是典型的隔代战争,一方从战术、训练和装备上领先了一个代际,战争的结果自然相差悬殊。
面对这一残酷的结果,清朝内部无论如何自高自大,无论如何自娱是“天朝上GUO”,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
——咸丰帝(慈禧的老公)知道,后金以6万满洲八旗兵(1644年入关前满洲八旗约六万人,蒙古、察哈尔八旗两万人左右,汉军八旗不到三万人)就可以夺取天下,而8000英法联军却足以让大清完蛋。
——汉族大臣知道,继续打下去毫无希望,只能是灭种。
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在1864年结束之后(当年天京被湘军攻破),清朝立即开启了以“自强”为核心的洋务运动。不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悬殊战果,就不足以体会清朝朝野开启洋务运动时的心情,只有寻求“自强”才有活路。
清朝特别注重祖宗家法,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国门是被迫无奈,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他们自觉打开国门开启洋务运动,是源于亡国灭种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但慈禧当时的内心估计也充满了对洋人的仇恨(再也不能尊祖宗家法关门当皇帝),这种仇恨在时机成熟时就会发泄出来,后来,她自认为出现了这样的机会。
无论清朝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进行洋务运动,但宗旨都是一样的,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商企业(包括军工企业),在当时的中国,哪些地区可以承接这些先进的经济模式?当然是东南沿海一带,这些地区原本就是经济发达地区,与海洋文化的接触比较多,人们有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提升企业(当时更应该称呼为手工作坊)发展水平的要求,结果,洋务运动虽然是全国性的,也以官办为主,但开花结果的主要地区却是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下图)。如果您仔细观察,这些地区恰恰主要就是为清廷承担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赔款的地区:
从当时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所担任的职务,也可以看到哪些地方是洋务运动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地区。
- 曾国藩:两江总督,后来是直隶总督。
- 李鸿章,直隶总督,后来是北洋通商大臣。
- 左宗棠,陕甘总督。
- 张之洞,两广总督,湖广总督。
- 刘坤一,两广总督,两江总督。
- 沈葆桢,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
- 作为台湾巡抚、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的刘铭传、吴赞诚、丁日昌等人也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甚至往往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处于政策执行层面。
这些人多是主政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封疆大吏,意味着这些地区才是进行洋务运动的重点,主要惠及的也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现在的问题来了,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原本就比较高,当通过洋务运动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管理经验之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北方部分地区的差距就会继续拉大。南北方之间就会形成持续的贸易顺差,结果,北方地区的硬通货(白银、铜钱等)就会持续流入东南沿海地区(用现代术语来表达就是:整个清朝的银行存款大部分集中在这些地区),导致贫富差距严重恶化,让内地部分地区出现极端贫困。尤其是在西洋装备、技术冲击下会导致部分行业整体失业,比如,引进西方的小火轮之后纤夫失业了,引进电报电话后信使、驿站员工失业了,引进西方军工企业之后铁匠等行业失业了,等等,当时的清朝也没有培训学校来帮助它们实现转型再就业,这些群体就整体陷入了困境。当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陷入严重贫困的时候,就会成为愚昧和动乱的温床。
而义和团就是贫困与愚昧的产物。
既然义和团是贫困与愚昧的产物,当时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不会参与义和团运动,这就是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所采取的东南互保政策(下图,图片来自百度)。袁世凯1899年冬升任山东巡抚,他可不相信义和团真能刀枪不入,更不相信他们能“扶清灭洋”,上任之后立即认定义和团是“左道邪教”,一律刀枪伺候,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面对袁世凯的刀枪只能逃窜到直隶等地。袁世凯也不追,他想,你们别给我添乱就行了,既然老佛爷喜欢你们,你们就去找老佛爷吧。然后,袁世凯宣布山东也登上东南互保的“班车”,与慈禧老佛爷拉开了距离。这些省份的意思是说,你们折腾你们的,我们过我们的日子。
慈禧利用义和团的最终结果是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几场隔代战争又将清军和义和团打回了原形,这实际是给一代王朝画上了句号。此后十年的大清朝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垃圾时间,标志就是在动荡时期一些地方已经无视朝廷号令(无视朝廷号令进行东南互保之后,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与NBA赛场上的垃圾时间差不多。
看到上述这一幕,会联想到什么?
洋务运动推动了清朝经济的发展,明朝万历时期(1572年至1620年)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时期,但明朝经济的发展特征也是南强北弱、南北方贫富差距不断恶化的格局。到明朝末期,当主要的社会财富(白银)都流入到东南沿海之后,在自然灾害的推波助澜之下,西北中原的农民起义就成了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中国的农民一般来说只求温饱,只有在温饱都无法得到保证时才会造反,可见酿成农民起义的根源也是贫困!
明末的贫困导致西北和中原的农民起义,清末的贫困导致山东与直隶义和团的兴起,都是南北方经济不断分化之后的一个结局,似乎也没多少差别。
奇妙的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即便攻到了北京周边还主动上书崇祯帝,只要您老人家同意在山陕一带给我封王,我自己就会立即率军撤离京师,还愿意听从您的调遣抵御外敌(后金)的入侵,李自成体现出了“高尚”的民族主义情节。可惜当时的崇祯帝并没有后来慈禧老佛爷的“觉悟”,并没有像利用义和团那样利用李自成的农民军。
不同意李自成去抵御后金请求的崇祯帝,最终失去了天下,让来自关外的后金入关建立了清朝。
同意利用义和团抵御来自海上洋人的老佛爷,最终也失去了天下,让主要依托海外力量的民国取代了大清。
处于明清历史关口的大人物们鼓捣来鼓捣去,也没鼓捣出不同的结果。
其实,每个人都不过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滴水,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草民百姓。
1F
文章又臭又长!你想说明什么?你美国爹根本无力再纠结你欧洲众爹入侵中国,即便是金融领域你们的众洋爹都难以作妖!历史不会如你所愿上演你想看到的,因为你美国爹的所有本事在世界上都用出来很多遍了,如今都有应对机制!
B1
@ 历史在前进,有些人永远活在过去里出不来啦! 脑残蛆粉阻碍国家发展、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是不肯接受文明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