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语言分为很多层次。
最表面的语言当然是说出来的声音,更深层次的语言是“感悟”出来的,“感悟”的能力反映的是境界和睿智。
每个人的悟性都有不同,能“听”到的多少和深度注定也不同,或者说,每个人都只能“听”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在王弼版本的《道德经》中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般被解读为“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
这是王弼听到的、由老子发出来的声音。
但不同的人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在老子的文章中曾强调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上与中、下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所以“上”本身就隐含着“争”的理念。“上善若水”就是告诉人们极致的善像水一样,教导人们要努力达到“上善”,这当然也是“争”!不仅如此,达到了“上善”的境界就实现了“大争”,这是更高层次的争。那么,如果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解读为“水滋润万物却从不与万物相争”,前面说要实现“大争”,这里又说“不争”,就是自己打脸。
争奇斗艳,这是万物之间“争”的方式,如果我们也参与争奇斗艳,也就只能同处于“争”的层次。
这句话在帛书《道德经》甲本中是这么说的, “上善似水,水利万物而有静”,在乙本中是这么说的,
“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有争”。
“上善似水”“上善如水”与“上善若水”差别不大,均可以理解为“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万物争奇斗艳,意味着万物是以“动”的方式相“争”。水通过“善利万物”让万物受益、让万物得以茁壮成长,但却不与万物相争(保持清静)就实现了“上善”,也就实现了“大争”。所以这句话在帛书乙本中又写成“有争”,鲜明地告诉世人,这就是争,而且是更高层次的争。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明显存在避世的心态和颓废的倾向,表露的是十分消极的思想。而努力达到“上善”的境界,实现“大争”,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人们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才是老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我“听”到的是,老子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强者,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也只有老子才有资格书写春秋战国那个“大争”的年代!
这就是与王弼所听到的截然不同的“语言”。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五千言,后世每个人听到的都是属于自己的“语言”,都是属于自己的“宝藏”,宝藏的多少取决于自己的悟性。
生活中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也可以读出不同的“语言”,也有不同的所得,有人得到的是“宝藏”,有人得到的却只是“石头”,反映出不同的境界。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收听到属于自己的天籁之音,得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