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已经在这个网址讲述过上世纪七十年代所演义的奇异故事,当时的大背景是:
第一,经过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六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债台高筑,以至于美元不得不在1971年放弃金本位。如果当时的美国不能主动化解自身的债务压力,任由债务危机不断发酵,最终就会让通胀失控,那些通胀失控国家的最终结局,所有人都是很清楚的。
典型范例莫过于苏联解体事件。
在解体之前,苏联在很长时间内都是GDP排全球第二位的国家,例如1973年美国的GDP占全球的比例是22%,苏联占9.4%,苏联约为美国的42.7%。但到了苏联解体之后的1998年,美国的GDP占全球的比例是21.9%,与1973年几乎没有多少变化,但前苏联地区(包含俄罗斯和所有原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的GDP占全球的比例只剩下可怜的3.4%,只是美国的15.5%。前苏联地区1998年的GDP只是1973年的36%。
上述数字变化还不足以反应出苏联地区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苏联解体前后的恶性通胀让俄罗斯和前苏联地区丧失了绝大部分在沙俄和苏联时期所建设起来的工业体系,科技发展水平停滞甚至出现了剧烈倒退,同时也丧失了大部分常规军力和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影响力。
一场恶性通胀让前苏联地区的GDP总量、GDP质量和综合国力都出现了剧烈倒退。
今天的前苏联地区只能依靠出口资源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与沙俄和前苏联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场由财政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的恶性通胀彻底终结了美苏冷战的世界大格局,改变了整个世界。
再有就是非洲国家津巴布韦,独立之前的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被誉为是英王皇冠上的明珠,但经过本世纪初期十几年的恶性通胀之后,今天已经成为贫困与饥饿的代名词,成为世界上最失败的国家之一。
因此,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已经债务缠身,就迫切地需要通过可控的(这三个字十分重要)美元贬值来制造高通胀、进而稀释美国政府债务,让美国政府从债务危机中解脱出来,所以,也就有了七十年代长达十年的滞涨。经济学家热衷于解释滞涨的成因和经济后果,但政治家看到的却是美国终于从恶性通胀的危险中解脱了出来,前者看到的是糟糕的十年,后者看到的是让美国重新恢复活力的十年,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同一件事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结论。
一个恢复健康的美国终于在1991年熬垮了苏联,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本世纪的前二十年,经过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次贷危机和2020年的瘟疫大流行之后,美国的政府债务率又来到了接近140%的濒危水平,2021年开始通胀高速发展,面对这样的局势,以至于巴菲特的搭档芒格都说,(对美国来说)恶性通胀是仅次于核战的威胁。
看看上述苏联解体和津巴布韦的例子,芒格的说法十分准确。
也就是说,今天的美国所面临的是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一样的局面,必须通过可控的美元贬值来稀释债务、进而化解债务压力,避免债务危机持续发作形成失控的恶性通胀。
第二,原油是工农业活动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涨就可以推动所有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推动通胀,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政府通过操控原油价格就可以制造可控的通胀,即通过制造可控的美元贬值来稀释债务,化解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从六十年代开始,波斯湾和苏联的石油行业开始快速发展,这是供给端,体现的是蓬勃发展的态势;从需求端来说,这一时期是欧亚大陆的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再加上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构成了旺盛的需求端,供给和需求构成动态平衡。
就在这时,美国突然以环保等各种理由限制近海原油的开采活动,导致美国的原油产量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快速下降,这当然让国际石油供需失衡。此时只需一场与石油相关的战争,就可以大幅刺激全球油价,推动全球的通胀。
1973年10月6日的一声炮响,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上图),此后欧佩克立即对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实施石油禁运,国际油价从不到3美元/桶迅速飙涨至12美元以上,大幅推升了美国和全球的通胀水平。但您可要悄悄地注意到,通胀快速上升到高水平之后意味着美元加速贬值,美国政府身上的债务也被悄悄地加速稀释、债务压力开始化解。
我并不是说美国是这场战争的幕后黑手。
阿以矛盾是地球上最复杂的地缘政治矛盾,随时都可能引爆,甚至您点根烟都可能顺手点燃战争。但战争最终能否爆发却与美国的态度直接有关,终归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重大的影响力。如果美国采取强力压制、缓解矛盾的对策,战争的威胁就小的多,当美国希望通过高油价来化解自身债务压力时就可能置之不理甚至暗暗纵容,战争会自然而然地爆发。
然后又是两伊战争,刺激国际油价和全球通胀再次飙涨。
此后的故事人们就十分清楚了,从七十年代的最后阶段到八十年代初期,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开始实行极端的货币政策打击通胀,最终让美国经济进入了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黄金时代。如果没有通过长期的稀释让美国政府身上的债务压力得到缓解,沃尔克能实行那种极端的货币政策(即基准利率长时间维持在10%以上,见下图)吗?别逗了,这会让美国政府立即关门。
很多人认为沃尔克是美国货币史上的英雄人物,但所有的英雄都是应运而生的,七十年代长达十多年的滞涨让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舒缓,孕育了沃尔克这位英雄。
当然也成就了里根总统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回到今天。
你还记得拜登就任美国总统的当天签署的是什么法令吗?就是限制页岩油产业继续扩张、停止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之间的石油管道建设。
2014年之后因为油价低迷,非美地区油气产业的勘探投资急剧下降、油气产量增长非常缓慢,让全球油气增量主要来自美国的页岩油气,但拜登的一纸总统令立即将美国高速增长的油气行业(尤其是石油产业)阉割了!再加上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措施,就像70年代初期一样让国际油气市场再次出现了紧平衡。从2020年开始,国际能源价格开始走出单边上涨的趋势,而亚欧大陆在2021年开始出现煤炭危机和天然气危机,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此时欧亚大陆的战争风险急剧加大,这是美国通过美元加速贬值、进而加速稀释债务的需要。
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总统令。为此,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总统拜登庄严地发布了自己的制裁令:禁止美国人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进行新的投资、贸易和融资!
拜登总统的制裁措施看起来十分彪悍,但这是两个长期战乱的地区,真有美国人愿意在这两个地方进行投融资吗?估计没有,所以拜登签署的是空气制裁。相反,却更像是对普/京总统的“鼓励”。
虽然美国政府一直提醒俄罗斯即将进攻乌克兰,但拜登总统更不厌其烦地强调说,美军不会进入乌克兰。
拜登老先生,您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是全球四大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当俄军大规模进攻乌克兰之后,欧美社会必然会对俄罗斯进行全面的制裁,俄罗斯的油气产能就无法顺利输出到国际市场,就会导致国际油气价格飙涨,推动了全球的通胀水平。
而通胀水平的提升,直接为需要稀释债务、化解债务压力的美国政府服务。
所以,无论你信还是不信,第四次中东战争和现在正在交火的俄乌战争,最终都成了帮助美国政府解脱债务压力的“战争”。
很多朋友会说,你这种猜测很不靠谱,战争的爆发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太复杂,任何人都不能准确预测。
确实,预测战争很难,我们一般人也就基本没办法预测。但是,当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深重时,它必须要通过稀释债务来化解债务压力,这是唯一的路径。要注意的是美国政府是民选政府,它不能通过自己的“手”直接推动通胀,否则选民会把总统扔进大西洋。此时,美国政府就只有两种办法可以推动通胀:
第一,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限制化石能源开采,这是政治正确,任何人都不能反对。但这种方式是有限度的,一旦因油价过高导致通胀过高、居民生活成本过重时美国政府身上的压力就会急剧加大,相关政策就难以为继。所以,这种方式可以使用,但有限度。
第二,就是当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矛盾激化时,采取默许的态度,当战争爆发时油价就会急剧上涨进而推动通胀,达到稀释自己债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将通胀恶化的责任推给普京们,缓解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压力。所以拜登说过,普/京应该为美国的高油价负责。
同样的目标——主动稀释债务将自己从债务压力中解套出来,避免失控的通胀对本国经济和综合实力造成芒格嘴中的“核打击”;同样的思路——由欧亚大陆的战争推动油价和通胀,将通胀恶化的责任甩锅给普/京们,上世纪七十年代和今天演绎的是同样的故事。
到这,肯定有朋友说,虽然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国际油价暴涨至130美元以上,可现在又回到了100美元附近,这次的战争效果显然与第四次中东战争不同。
当然不同!
第一,今年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年,拜登政府需要竭力通过释放伊朗和委内瑞拉的产能压制油价,欧洲也不可能立即离开俄罗斯石油,当俄罗斯的石油尚可出口时油价的涨势就会受制,目的都在为中期选举服务。
第二,我一直说,历史上的事件有内在规律,但绝不会简单重复,今天的俄乌战争也不会简单重复第四次中东战争。
下述因素决定俄罗斯的石油产能将不断萎缩。
首先,德国已经宣布在今年摆脱俄罗斯的煤炭和石油,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这对俄罗斯的国际收入是致命性的打击;
其次,欧美企业的加速撤出已经对俄罗斯经济造成摧毁性的破坏,甚至有人说已经倒退了二十年;
再次,欧美已经将俄罗斯多数银行移除出SWIFT,非油气的国际贸易活动已经基本停滞;
等等。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入出现如此剧烈地减少,国际收支平衡都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遭到如此摧毁性的打击之后财政收支平衡也会被严重的破坏,恶性通胀必然在今年爆发。
爆发恶性通胀时,投资就会极为匮乏,不仅产业活动无法持续发展,现有产业产能会因为失去维修服务而不断萎缩,最终所有产业都会遭到严重的打击,这已经在经济史上被无数次证实,我在《如松看货币之道》中也专门阐述了恶性通胀导致产业萎缩的原)。委内瑞拉在马杜罗执政后爆发了恶性通胀,它的石油产量变化如下图。2013年的石油产量尚可达到每天250万桶,但到了2018年之后已经不足100万桶,萎缩的幅度高达60%以上!委内瑞拉原本是食品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现在却成了饥饿的代名词,可见农牧业也出现了严重的萎缩。
2021年俄罗斯石油日均产量为1050万桶/天。2021年12月俄罗斯原油和油品合计出口量为780万桶/天,其中原油和凝析油出口近500万桶/天,占64%,柴油、汽油、石脑油等其它油品出口量约285万桶/天。
当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因恶性通胀爆发(如果出现苏联解体一样的混乱,恶性通胀会更严重)而下降时,出口量将快速下滑,即便美国解除对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制裁,也无法弥补俄罗斯所造成的供给缺口。
这就是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根本动力,也是未来通胀的根本动力,当然是美国化解债务压力的路径。
虽然都是战争,但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模式不同,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速效药”,本次的俄乌战争是“慢性毒药”,但最终的药力同样强大。
只要欧美不在短期内迅速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这是不可能的),俄罗斯石油产量下降已经是定局,此时,任何国家如果将自己的经济绑定在俄罗斯能源上都将面临危机,各国内部对此也都心知肚明。
所以就看到,拜登政府和伊朗政府正急于达成伊核协议,英国主动归还了伊朗政府的四亿英镑让伊朗政府觉得天上仿佛掉下了馅饼,美英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伊朗的油气产能进入欧洲;英国首相正在中东的阿联酋访问,目的当然是为了英国与欧洲的油气供给;而传言东方大国的元首在5月将进行两年多以来的第一次出访,目的地是沙特,一切也都在不言中;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刚刚对卡塔尔进行了访问,卡塔尔不仅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还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一起是全球三大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哈贝克在21日发布的声明中说到“我们已经与卡塔尔达成了天然气供应协议,我们今年或许还需要俄罗斯的天然气,但未来将不再需要”,……。
当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能开始下降之后(预计今年2季度就会开始),中东就成了欧亚大陆的焦点,谁得到了中东的油气,谁的经济就能正常运转,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赶往中东。
为了稀释美国政府的债务,美国本次的通胀很可能比上世纪七十年代还要严重(如果按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计算方式,今天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超过了12%),源于今天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更沉重。数年之后政府的债务压力下降,就开始重新孕育里根和沃尔克那样的“英雄”。
这两场战争像千面狐狸一样风骚,在美国、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欧洲人的眼中第四次中东战争展现的是截然不同的面孔;在美国、欧洲、俄罗斯、乌克兰、亚洲国家的眼中俄乌战争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俄罗斯看到的是大俄罗斯的蓝图;欧洲看到的是蹲在自家门口的野蛮人又站了起来;乌克兰看到的是闯进自己家里翻箱倒柜、肆意妄为的北极熊;而美国政府看到的是欧洲大陆又起战火以及对美国政府债务的稀释作用,当然也希望彻底削弱俄罗斯;日本看到的是收回北方四岛的战略机遇;亚洲国家看到的是俄乌战争将诱发的能源危机,……。
你看到的是这只千面狐狸的哪一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