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

RS 气候38,3953阅读模式

今年欧洲出现了500年一遇的高温干旱,美国出现了200年一遇的干旱,局部更达到1200年一遇,而中国长江中下游也出现了有观测记载以来最强干旱,由于干旱与地震具有一定的伴生关系,所以就让专家学者怀疑大旱之后是否有大震。

经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9月0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附近(北纬29.61度,东经102.14度)发生6.8级左右地震。这可能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的一次“正常”地震(参看下面的三张图),与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干旱并无直接关系。源于泸定县东距成都还有两百多公里,今年就没有高温干旱,参考下面七、八两个月泸定县的气温表,而与高温干旱相伴生的地震一般都会发生旱区。

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图片1

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图片2

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图片3

泸定县七月的天气情况:

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图片4

泸定县八月的天气情况:

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图片5

高温干旱是能量转移带来的一种结果,这种能量转移无非来自几个方式:

第一是太阳辐照。

当太阳辐照的强度越高、太阳辐射更容易穿透大气层的情形下,就容易在地球上诱发高温干旱,这与太阳表面的周期性变化有关。也因此,科学家一直都在严密关注太阳表面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太阳表面的黑子相对数越高,意味着辐照越强,就容易给地球带来高温干旱。

但如果仅仅是太阳表面的周期性变化所造成的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就不应该仅仅发生在地球的局部地区,而是整体性的(但降雨量不同会不同),所以这种理论有其固有的缺陷。

第二就是大气环流因素。

比如副高非常强大并在比较长的时间驻留在一个地区时就容易导致该地区的高温干旱。今年,这一因素明显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副高很强,导致被副高笼罩地区的温度很高;由于副高很“肥大”,让高温所影响的范围十分广大;又由于长期笼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欧美与此类似),结果造成了这些地区罕见的高温干旱。

去年北美千年一遇的高温和欧洲数百年一遇的高温与暴雨都是由热穹顶这种气候现象所引发,属于十分罕见的大气现象。

还有其他一些大气环流因素也会诱发高温干旱。

第三是地球的能量释放进而导致高温干旱。

由于地球内部的能量分布是不连续的,能量释放就不会均匀分布,结果就会在局部地区形成高温干旱。

等等。

数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高温干旱肯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否则就很难造成今年如此极端的高温干旱。

既然高温干旱与地球的能量释放有关,就会与地震和火山喷发联系在一起,源于它们都是地球能量的释放方式,只是释放的强度有所差异。

也因此就形成了旱震理论。

旱震理论是由我国学者耿庆国先生提出的,按照该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至3年半的时间内往往都是旱区,旱区的面积越大、干旱越严重,则震级越高,如果是在旱后第3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1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该理论可以解释历史上多数大旱与大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举例如下:

  • 山西代县在510年出现大旱,一年半之后的512年5月21日在该地区出现7.5级地震;
  • 陕西滑县在1553年出现大旱,在两年之后的1556年1月23日出现8级强震;
  • 甘肃天水在1652年出现大旱,在一年半之后的1654年7月21日出现7.5级地震;
  • 山东郯城在1665年爆发大旱,在两年半之后的1668年7月25日出现8.5级强震,这次地震也被称为莒县大地震;
  • 山西临汾在1692年出现大旱,在两年多之后的1695年5月18日爆发了8级强震;
  • 河北磁县在1826年出现大旱,在三年半后的1830年6月12日爆发了7.5级地震;
  • 至于六七级地震与干旱的对应关系就更多,无法一一赘述。

不仅历史上的很多著名的地震与干旱之间具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在过去的十数年中,这种对应关系一样存在。

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说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1972年爆发了华北大旱,这次大旱波及的范围很广,整个华北和渤海北部的受旱面积达到了113万4千平方公里,记忆中当时家乡的小麦只能长到十几公分高,完全可以用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来形容,直接导致了饥荒,但广播中的口号依旧是“没见过的大旱,没见过的大干”等报道,依旧是一副人定胜天的劲头。在当年底,耿庆国先生就提出1-3年在该地区会出现7级以上大地震的预告,而且认为大震如果出现在1975年,震级可达7.5-8级左右。结果辽宁海城在1975年的2月4日发生了7.3级地震。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这次地震被提前预报,辽宁南部100多万人在震前两个半小时就被撤离了危险区,有效地降低了地震带来的损失。

如松:中美欧超强干旱之后,大地震会不会尾随而来?-图片6

1972年的华北大旱面积十分广大,所以它不仅与海城7.3级地震相对应,还与三年半之后所爆发的三次大地震相对应,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唐山是1972年华北大旱的特旱区)发生了7.8级地震,在天津宁河发生了6.2级地震,在河北滦县则发生了7.1级地震。

1975年,在云南省西部和北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出现了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大旱区,结果在1976年5月29日在洱源—耿马特旱区内的云南龙陵、潞西一带发生了7.5级和7.6级两次强震;1976年11月7日又在中甸—剑川特旱区内的云南丽江、宁蒗一带发生了6.7级地震。

1986年,云南遭遇了严重的干旱,结果在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震。2006年夏天至2007年春,在四川、重庆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结果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

有专家学者曾经总结过,在国外发生的强震也与干旱具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就不再一一列举。

因此,干旱与地震之间的伴生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统计学上的规律。

地球在其数十亿年的历史中,始终都是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着,能量是推动地球运动和变化的源泉,地球的能量可分为内能和外能,内能是指地球本身产生的能量,比如地球内部的热能等,外能主要包括太阳能和旋转能等。

由于地球始终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地球的能量也就在不断地产生和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释放,当能量以热能的方式缓慢释放、同时降雨又偏少(副高笼罩的地区就会出现少雨的现象)时就很容易导致干旱,同时还很容易引发山火,这也是地球能量加速释放时的一种伴生现象。所以今年美西地区、欧洲干旱区和中国长江中下游干旱区的山火爆发的异常频繁,而且很非常复燃,即便到今天北美西海岸很多地区的山火依旧在肆虐。地球能量积累也可以以应力积累的方式来进行,当地壳无法继续累积应力时,地壳会破裂,就会发生地震。前者是缓慢的能量释放方式,后者则是剧烈的能量释放方式,但不管怎么说,推动干旱和地震的都是能量的积累与释放,都是能量的转移所导致,这就让两者之间产生了内在的联系。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事物的变化之初一般都是缓慢的,是诱导期,这就是地热释放的过程,此时就会产生干旱,但事物变化到了鼎盛期就会以十分剧烈的方式进行,能量释放过程也一样,此时就会出现地震(或火山喷发),总之,这都是旱震理论需要继续研究的内容。

要说明的是,旱震理论只是统计学的规律性总结,要提前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等依旧是科学上的难题。虽然大多数情形下大旱与大震之间都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却无法保证每一次都会一一对应,这是统计学规律所固有的弊端。也因为形成干旱的因素有很多,当地热释放不是形成干旱的主要因素时,这种对应关系当然就会减弱,所以要对此保持客观,更不必惊慌失措。

但不管怎么说,今年欧洲、美国和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强烈的高温干旱之后,人们应该对地震(火山喷发)有所防备,要密切关注各国权威机构所发布的地震短期预报,对地震时刻保持着警觉。这种数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之后一旦出现地震,就有可能是强震。

 
RS
  • 本文由 RS 发表于 2022年9月10日00:55:28
如松:楼市破裂,灵魂拷问,大饥荒 房地产

如松:楼市破裂,灵魂拷问,大饥荒

按照百科的定义,饥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内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因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粮食短缺进而导致局部或全局性的民众逃难,或因饥饿导致人口比例较大的非正常死亡的现象。 世界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大...
如松:特朗普,手捧一块烫手的山芋 环球

如松:特朗普,手捧一块烫手的山芋

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大陆烽火连天,交战各国被打的一片狼藉,最终让两个国家成为赢家,第一个当然是远离大陆的英国,战后的国运达到鼎盛,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第二个就是俄罗斯,它处于欧洲的东部边缘地带,...
评论  3  访客  2  作者  1
    • 很有道理
      很有道理 9

      说的很好,很有道理。

      • wfjhg
        wfjhg 9

        微博【笑破地皮】,勇士的新号

          • RS
            RS

            @ wfjhg 好的,谢谢。哈哈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