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已经持续差不多九个月了,留给人们的是什么印象?最主要的一个印象是俄罗斯的战争补给能力太差了,以至于需要求助于伊朗、朝鲜这样的国家来补充弹药,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的,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自动火器,这些自动火器可以在每个小时甚至每分钟之内发射出大量的导弹、炮弹或火箭弹,这就让弹药的消耗速度非常快,这就要求在现代战争中必须建立起比传统战争更为庞大的运输体系和军工生产产能,否则自动火器就难以发挥出威力。
但这是做不到的!
任何国家如果维持(与自动火器相要求的)如此庞大的运输体系和军工产能,整个国家就几乎完全成了战争机器,国家经济就会崩溃,国家财政也无法支撑,就会诱发恶性通胀导致国家破产。
这一尖锐的矛盾怎么解决?俄乌战争已经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有报道说,在俄军撤出赫尔松之前,俄军每天在战场上消耗大约四万发炮弹,消耗如此巨大,对仓储运输能力和军工产能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俄罗斯整个战争系统的软肋所在。此时,乌军的海马斯等远程打击系统专门打击俄罗斯的“软肋”——即军火库、桥梁等供给系统,仓储运输过程损耗过大导致俄军的供给更难以支撑战场所需,最终不得不求助于伊朗和朝鲜。
因此,目前俄军之所以如此被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不了自动火器的高消耗与运输能力和军工生产能力不匹配之间的矛盾。
但乌军不同。
乌军每日所消耗的炮弹大约只是俄军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也就是四五千发的样子。但经军事专家评估之后认为,俄乌两军在前线的打击效果基本相近,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根源在于乌军火器(主要来自欧美,最典型的是美国的海马斯、法国的凯撒、德国的PZH2000等)的打击精度更高,也就是说,用高精度来提高每发炮弹的打击效果,在打击效果相近的情形下就可以大大降低弹药的消耗量,如此一来,就可以极大地减轻自动火器对后勤运输、军工产能的压力。
从上面这张图明显可以看到,欧美的武器弹药要先运至波兰,然后进入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等地,再然后才能运至乌东,而俄罗斯本土与乌东紧密相连,运输的距离更短,之所以运输和军工产能无法制约乌军的行动、反而成为制约俄军战斗力的核心因素,就源于俄军未能解决(甚至都未能考虑到)自动火器的高消耗与运输能力和军工产能之间的矛盾。
当然,提高打击精度的基础是领先的科技水平。
这生动地说明现代战争已经是庞杂的系统工程,只能建立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如果普京最终输掉战争,第一是输在头脑上,第二是输在科技上。
二,海湾战争被认为是隔代战争,伊拉克停留在二战水平,而美军为主的联军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虽然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俄军并未从中吸取教训,依旧还停留在二战时代。
赫尔松战场的伊始阶段,乌军向驻扎在赫尔松郊区的俄军发动进攻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欧美虽然不断军援乌克兰,但并未援助欧美制式的主战坦克,因此乌军目前使用的依旧还是苏制坦克(包括缴获的俄军坦克)。在赫尔松战斗打响之前,乌军也在自己的坦克上涂上了“Z”“V”等字母,此时交战双方不仅坦克一样,连外部标志也一样,两军对垒之后俄军彻底傻眼,他们分不清敌我就只剩下挨打的份,而乌军却丝毫不担心误伤自己人(坦克),可以放手发动攻击,这是乌军在战场上进展神速的主要原因。
此时,第聂伯河左岸(赫尔松战场在右岸)的俄军炮兵部队也分不清敌我,由于担心误炸自己人也就不敢开炮,炮兵成了看客。
这其中的原因是,乌军可以通过以星链为支撑的战场管理软件系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战友在什么位置,哪些才是敌人,不必通过观察坦克制式、外形和标志来分辨,可俄军却还需要借助这些传统方式才能分辨敌友,结果就只剩下挨打的份。
这说明乌军已经开始信息化作战,而俄军依旧还停留在机械化的二战时代。
这依旧还是一场不对称的隔代战争。
三、俄罗斯无论从国家体制还是军事体制都还停留在殖民时代。
殖民时代的鲜明特征就是,在社会管理中威权自上而下行使权力,军事行动的指挥系统也是自上而下行使权力,社会管理和军事行动的思维逻辑与权力运行互相吻合。
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意味着殖民为特征的威权时代结束(但地球上局部依旧保留着这种模式),这让多数国家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尊重,这是权力下移的过程;同时每个国家的基本权利也得到了尊重,这是联合国宪章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很多网状的国际组织,比如英联邦,每个国家可以自由地进出,各国的基本权利都可以得到尊重。虽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全球政治已经开始加速转型,由金字塔型逐渐转变为平面的网状结构,但军事行动却并未实现相对应的转型,继军事行动的权力依旧严格地自上而下地运行,此时,大规模集团作战就成为主流。
但本次俄乌战争中,军事行动的权力运行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跟上政治潮流。
俄军依旧保持着殖民时代的战场指挥模式,权力运行模式依旧是严格的之上而下,甚至有人形容这是普京总统亲自指挥、亲自领导的战争!但乌军却开始依靠星链和谷歌地图进行分散作战,将绝大部分军事行动的权力和交战的权力下放给基层的各个作战单元,以组、班、排、连为作战单元进行灵活攻击,这很可能是跨时代的进步。
表明看起来这只是一小步,实际却是一大步。源于前线进行分散作战必须依靠全覆盖的、高精度的通讯系统,否则部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无法互相配合,就无法达成整体的战略目标;同时,后勤补给系统也要告别集中补给,对每个组、班、排、连的弹药和生活物资进行分散补给,这是一个全新的、非常复杂的战场组织体系。从前七个月的战争来看,乌军基本未使用大兵团作战,大多都是分散作战,但却可以以劣势兵力逐渐扭转了战局,说明这种战法具有先进性。
权力下移的分散战法还仅仅是开始,优与劣还远未到定论的时候。
一旦权力下移的分散战法发展成熟,对于集权国家就是灾难,源于其政治体制要求其必须高度集权,交战权决不能下移(否则就无法支撑政治集权),最终又会形成一种不对称战争。当今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借助卫星通讯系统可以将任何人精准定位并进行追踪,智能武器又可以随时实施精准打击(即所谓的斩首),这对高度集权的战场指挥体系是巨大的威胁,一旦各级指挥官被大量消灭,军队就会溃败。
这就是在哈尔科夫战场上发生的一幕,战场指挥官(俄西方攻击群指挥官安德烈·西切瓦中将)被俘之后,俄军立即发生了大溃败。
在精准攻击之下,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损失了一千多名战场一线指挥官,这严重地削弱了俄军的战斗力,这是殖民时代的集权战法和分散战法对抗的结果。
四、最后要看看信用对抗。
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石就是信用,这是尽人皆知的,比如一张纸币与一张纸张唯一的差别就是前者有信用,一旦纸币丧失了信用,全球经济活动的血液就将凝固,经济也就冰冻起来。
所以,国家之间的对抗本质是信用的对抗。
过去数年普京一直在推动去美元化,俄罗斯央行也将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抛售殆尽,目的是退出美元信用系统,然后努力打造以卢布为支撑的信用系统,这当然是为了打破欧美对国际清算的垄断。
现在,俄罗斯终于撑不住了。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指出,俄罗斯农业银行与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的重新链接,是减少当地农产品出口壁垒的关键问题。如果暂时不能重返SWIFT,俄罗斯希望在美国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开设代理账号,但他也说,这只是临时方案,实际解决方案仍是让俄罗斯农业银行完全重新连接到SWIFT。
也就是说,俄罗斯主动跪了,希望重归美元主导的国际清算体系。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0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此时,要么将三分之一的气井封闭废弃(背后是天文数字的坏账),要么就是将在部分天然气在天空中直接烧掉。12 月,欧盟石油禁运生效,这会导致俄罗斯每天有 140 万桶石油无法处理,这部分油井也只能封闭废弃,背后依旧是天文数字的坏账。这说明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的生产与出口已经处于非常糟糕状态。但其他业务一样糟糕,根据俄罗斯财政部数据显示,10 月份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和出口无关的国库税收收入同比下降 20%。
这些都说明俄罗斯经济已经实在撑不住了,俄罗斯所谓的去美元化政策已经彻底破产,俄罗斯在这场金融战中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这才是俄罗斯要求重新接入SWIFT(即重新使用美元结算)的根源。
SWIFT组织表面看来还很“年轻”,成立于1973年5月,到2007年6月为止,SWIFT的服务已经遍及207个国家,接入的金融机构超过8100家。SWIFT之所以可以快速壮大并支撑起全球经贸活动,根源在于这是建立在法律规则基础上的国际金融组织,是欧美国家信用和货币信用的体现。相反,如果没有法律规则、没有国家信用和货币信用背书,各国的资本怎么敢放心地进入该系统?(该系统每天的资金流量就高达六七万亿美元),如果美元是高速贬值的货币,别国又怎么可能放心地将其他货币兑换成美元在该系统中进行清算?做梦!
普京就做了一把这样的梦。俄罗斯是非常典型的强权国家,法律和规则让位于强权;俄罗斯一直是频繁违约的国家,当然也就没有国家信用;从历史上看卢布一直都是高速贬值的货币,频繁换币是典型的特征,俄罗斯又怎么可能建立起国际清算系统?今天俄罗斯副外长的跪地求饶是十分正常的。
俄罗斯的军事与科技已经严重落后于这个时代,更重要的是其思想体系还停留在殖民时代,这让俄罗斯军刀生锈;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却希望取代国际信用组织(SWIFT),最终成为一场玩笑,也让俄罗斯称出了自己的实际斤两。
俄罗斯人给了普京二十年,结果他带领俄罗斯人做了一场梦。
到这,你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那就是看空俄罗斯,至少我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俄罗斯这个民族有反思的能力,只要遭遇重大挫折(比较典型的是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和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后,这个国家都有能力开启改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国家的运程,预计俄乌战争之后也不会例外。
1F
好。
2F
战争双方如果同样拥有同等条件的信息化技术,而战术一个由下而上的乌军散兵模式,一个由上而下有组织的体系模式,这样谁胜谁负应该是显而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