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前说明,虽然欧美在价值观上基本一致,但欧美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欧洲大陆的安全问题最主要还是欧洲国家的事情,更具体地说最主要是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欧洲大国的问题。
默克尔在12月7日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说道,“2014年签署的明斯克协议是试图给乌克兰争取时间。正如今天所看的那样,乌克兰利用这段时间变得更加强大。2014、2015年的乌克兰不是现在的乌克兰。”按照默克尔的说法,“每个人都很清楚”,冲突被冻结了,问题没有解决,“但正是这让乌克兰有了宝贵的时间”。
在默克尔接受采访之前,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也承认,签署明斯克协议只是为了争取时间,让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遭遇一系列战败的情况下获得喘息机会,并在北约的帮助下获得重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11月报道称,俄恶作剧博主沃万(本名:弗拉基米尔·库兹涅佐夫)和列克苏斯(本名:阿列克谢·斯托里亚罗夫)冒充美国前大使与波罗申科视频通话时,后者说道,“我需要明斯克协议来争取至少四年时间组建乌克兰武装部队,建设乌克兰经济,并与北约一起训练乌克兰军队,根据北约的标准打造东欧最好的武装部队。”
波罗申科的说法证明默克尔的话是可信的,何况今天的默克尔也根本没必要说假话。
现在就可以理出这场历时八年的乌克兰战争的主线。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打响,让欧洲遭遇了巨大的生命损失,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战后,任何一个欧洲的政治家都有责任竭尽全力避免在欧洲爆发下一次战争。北约与华约的对抗(美苏对抗)也主要发生在欧洲,虽然事后看来这是一场冷战,可一旦擦枪走火,欧洲又将生灵涂炭。
因此,苏联解体之后,欧洲领导人都会思考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避免下一场欧洲战争?
考虑到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93年成为欧盟)不断壮大,这证明各国融为一体是一种化解欧洲国家之间地缘争端的可取方式,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战争,因此苏联解体之后欧洲的政治家就会自然而然地希望帮助俄罗斯融入欧洲,以彻底解决欧洲的地缘纷争问题。
这就是历任欧洲国家(主要是德法)领导人不断对俄罗斯采取绥靖政策、不断加深与俄罗斯之间进行经贸联系的根本原因,何况这种经贸关系也是互惠互利的,在他们中间德国总理默克尔(2005年至2021年在任)是最典型的代表。
这种做法对吗?至少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努力化解战争的源头是所有欧洲人的责任,更是政治人物的责任。
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国力已经被严重削弱,也需要恢复元气,在这种情形下就也愿意与欧洲合作。在这一阶段的合作中,欧洲国家很可能是真心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普京却希望扮猪吃老虎。
2013年以前,乌克兰总统都是亲俄人物担任,乌克兰的政治与经济活动基本都是围着俄罗斯转,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与自己近邻(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尼亚等)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让亲俄总统的支持率越来越低。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人终于赶走了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在2014年6月7日选出亲欧的波罗申科担任总统,希望新总统带领乌克兰奔向欧洲。
此时此刻,俄罗斯已经基本从苏联解体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普京立即露出了真面目,2014年2月即派兵进入并于3月18日完全占领了国际(包括俄罗斯)公认为乌克兰领土的克里米亚。当时亚努科维奇已经倒台,而波罗申科尚未选出,乌克兰还处于权力真空期,克里米亚乌军也就毫无战意,让普京轻松得手。记忆中就在俄军完全占领克里米亚的第二天,默克尔即打电话给普京对他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并要求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普京根本不为所动,又立即扶持顿巴斯地区独立,打响了顿巴斯战争。
此时,默克尔显然知道自己已经上当了,欧洲虽然长期实施亲俄的怀柔政策力争让俄罗斯融入欧洲,以化解欧洲的战争之源,但普京带领的俄罗斯显然并未放弃已经实施了数百年的领土扩张政策,北极熊也改变不了本性。
但此时的欧洲却陷入了困境。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奄奄一息,北约已经失去了敌人,对于一个军事组织来说失去敌人是最可怕的,这导致欧洲各国开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到2014年,欧洲各国还有多少弹药库存、坦克还能否开动、飞机还能否起飞或许不为外人所知,但士兵长期缺乏训练是公开的事实,随后更传出德军用扫把进行军事演习的丑闻,这样的军队显然是无法期望的。2011年美英军队刚刚结束费用高昂的伊拉克战争,2014年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美军也不可能在非北约的乌克兰开辟新战场。而乌克兰军队更加不堪,在顿巴斯民兵和伪装成民兵的俄军面前被打的丢盔弃甲,居然出现整营、整旅不断被包围的战例。
既然俄罗斯是喂不熟的北极熊,面对当时的危局默克尔就开始挖坑,希望让普京跳进去,给乌克兰争取时间,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普京显然也不好忽悠,此时欧美长期军备荒废,乌军也没什么战斗力,这样的战机转瞬即逝,一旦拿下乌克兰下一步就可以遥望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普京肯定不会轻易签订什么停火协议。
但最终,俄乌双方还是在2014年9月签署了《明斯克协议》,而德法和白俄罗斯是监督国,虽然协议签署之后乌东地区依旧摩擦不断,但战事的强度大大地下降了,乌东的战线也基本稳定,乌克兰避免了亡国之危。
普京为何会签订这样的协议? 这是今天最大的谜团,德法必定向俄罗斯输送了利益,而且必定是巨额利益。
既然2014年默克尔就知道自己已经上当了,看错了普京,也就不可能再有后来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可为何后来又有了北溪二号天然气管线项目?为何默克尔领导的德国多次拒绝美英的警告强行推动这条管道的审批手续与建设进程?这个项目很可能就是默克尔放出去的诱饵,只有用这样一块大“肥肉”才可能蒙蔽普京,让普京觉得欧洲还是过去的欧洲,让普京认定默克尔还是那个理想主义的“大妞”,自己吞并乌克兰的战略机遇会长期存在,只有如此才能让普京签署《明斯克协议》,让普京心甘情愿地跳进“天坑”之中。
所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北溪二号天然气项目就是为了诱使普京签订《明斯克协议》所释放出去的诱饵。俄乌战争打响之后这条管道被炸,当然也就是德国人所为(2022年9月30日《如松: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凶手原来是它!》),源于已经不再需要这个诱饵了,炸断它就是为了给普京看的,也表达了德国人心中的愤怒,也让欧洲资本可以放心投资欧洲的新能源通道(主要是外高加索、中亚和中东至欧洲的能源大通道)。
普京跳进了默克尔的“天坑”之中,这就给整训、装备乌军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此后美英和欧洲国家的军事教官开始源源不断地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进入乌克兰对乌军进行军事训练并装备乌军,同时也给北约整军备战提供了难得的缓冲的时间。
到了今年2月24日普京再次挥师进入乌克兰之时,也就跳进了默克尔所挖的“天坑”之中,当初的那只乌军早已经脱胎换骨,早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在基辅北部战场、在安东诺夫机场争夺战中、在哈尔科夫战场上都让俄军吃尽了苦头,让俄军丧失了大量的装备和精锐部队,尤其在安东诺夫机场丧失了大量最精锐的空降部队。普京原本希望使用闪电战在一周之内解决战斗,但面对准备充分、已经脱胎换骨的乌军,普京只能从基辅撤退并将战争的目标从对乌克兰的全面战争调整为对乌东地区的局部战争,闪电战也演变为消耗战,到今天又从消耗战逐渐转为防御战(巴赫穆特除外,在该地俄军处于攻势)。
默克尔给普京挖的这个天坑有多深?
乌克兰战场上俄军阵亡已经接近十万(乌克兰国防部的数字),受伤的当然更多,这些大多都是首批进入乌克兰战场的俄军精锐,这说明相当大比例的俄军精锐已经埋葬在乌克兰。现在乌军已经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巴赫穆特除外),而且开始攻击俄罗斯境内距离乌克兰700公里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基地(参考下图),从图中半径可见乌军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攻击莫斯科,这说明乌军已经开始摆脱被动挨打的地位,有能力将战火引入俄罗斯本土。一旦乌军最终战胜并夺取克里米亚,普京的政治生命也就到了尽头。
这就是默克尔给普京挖下的“天坑”,不仅埋葬了大部分俄军精锐,很可能还要彻底埋葬普京的政治生命。
由此就能说默克尔阴险狡诈吗?不能。
如果普京不进攻乌克兰,俄罗斯不进行领土扩张并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尊重它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个坑就是不存在的,普京也不会掉进坑里。默克尔给普京挖坑当然是为了德国和欧洲的利益,但也是为了保护乌克兰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因此更应该称呼为忍辱负重或深谋远虑。
到现在为止,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已经超过了英国,再加上德国所主导的明斯克协议,说明今天的德国再也不是那个陪太子读书的战败国,已经成为主导欧洲事物的大国,德国在崛起。考虑到美国正在将战略重心集中到印太地区,欧洲有可能又已经进入了日耳曼时代。
1F
越来越扯淡了,感觉欧洲好像智商高一样,被美国割的只剩裤衩了。还挖了个坑。好笑,俄罗斯大杀器都装填了,欧洲瑟瑟发抖吧。我看到时欧洲会有天坑。
2F
有些牵强附会:
默克尔(以及德国领导层)如果真的这么深谋远虑,战略超群
——【1】很难解释【当初】为什么看错普京(没看到扩张野心);
——【2】欧洲难民政策;
——【3】推行新能源项目中,调度混乱,新能源没形成替代能力,就贸然关闭石化能源的产能;
——【4】最关键的——8年来——欧洲的军事准备工作几乎是一张白纸,军费占GDP比例几乎没有提升;
以上种种,怎么能说明默克尔(及德国领导层、欧洲领导层)的深谋远虑?!
3F
看了标题,就知道该批评作者了。西欧领导人从来不思考如何避免战争,只是思考如何通过战争掠夺他人,除非他打不过别人。西欧对俄采取绥靖政策?一直北约东扩到俄家门口,就这么绥靖?默克尔亲口承认欺骗普京,已经刷新了西方领导人的底线,连拜登和川普都要点脸,不敢这么说。这才叫扮猪吃老虎。谁说2013年前乌克兰领导人都是亲俄的?季末申科还是尤先科?亲西方的波罗担任总统,乌克兰经济好了吗?欧洲倒数第二呀。北溪二号是诱饵?这得什么脑洞?北溪一号也被炸了,难道也是诱饵?德国不需要便宜的天然气?非的买美国的高价气?这根本是由着性子瞎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