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鲍威尔遭遇当头一棒
为了制服高通胀,美联储从去年开始快速加息,从下图可以看出本次利率上涨的斜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最为陡峭的,美联储的第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信誓旦旦地说要在2025年实现2%的通胀目标(目前是6.4%)。
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吗?这要问债务市场是否答应。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全球所有债务主体(指的是政府、企业和家庭)的负债率都在空前膨胀,比如美国政府的负债率已经从八十年代初期的不足40%上升到目前的约130%,目前的总债务额已经超过31万亿美元!
在金本位于1971年解体之前,黄金是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基石,黄金给货币背书。金本位解体之后,各国国债已经成为货币发行和金融市场的基石。可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次贷危机之后美元、欧元等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开始进入零利率(负利率)时代,同时,这十多年也是各国国债规模超级膨胀的时代,见下图美国国债总额。
列位可能要说了,如此天文数字的美国政府债券到哪去了?被美联储和各国央行、金融机构购买之后作为“基石”砌“高楼大厦”去了。
对于美联储和各国央行来说,以这些国债为背书去发行美元等货币,这就推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次贷危机之前的不足8000亿美元膨胀到目前的8万亿美元以上,对金融机构来说,购买并持有这些国债作为自己进行经营活动的资本金,这就是“基石”的含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基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等宏观因素,推动全球的基准利率不断下降(参考第一张图),基准利率下降就会推动国债收益率下降,国债价格不断上升,让持有国债的央行和金融机构的本金不断增加,国债确实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难以为继,过去四十多年的利率下降周期自然就结束了,相反,基准利率正在开启不断上涨的周期,过去一年多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就导致了美国国债价格的暴跌,参考下图的红线。
国债价格暴跌就是孕育黑天鹅的温床。
次贷危机之后开启十多年的零利率时代,也是美国国债的飞速膨胀时代,就基于利率在零的位置,国债价格就在最高点附近,换句话说,美联储、各国央行和金融机构在美国国债价格最高点的位置吃进去一肚子的高价国债。
国债价格暴跌就导致金融机构巨亏,后者说“基石”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结果去年美联储、加拿大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在自己的经营历史上罕见地出现了亏损!
央行亏损之后,当央行发行的货币数量不变时就意味着单位货币对应的净资产减少,意味着单位纸币价值的下跌,在未来会导致更严重的通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这是未来的事,今天的人们奉行的是过把瘾就死,也不会太在意,加上央行有印钞权,人们更不把央行亏损当回事。
但显然,鲍威尔知道自己遭遇了当头一棒。
央行的经营原则与企业一样,如果企业亏光了净资产,一般就要破产倒闭,如果央行亏光了资产也一样,所以,美联储也面临如何弥补亏损的问题。人们会认为,美联储可以继续印美元来弥补自己的亏损,这相当于单位资产所对应的货币数量更多,通胀就更严重,而通胀更严重就会推动利率继续更高,国债价格就更低,让央行自己的亏损加剧,所以肆意印钞不是解决方案。
鲍威尔该怎么办?或许有一天他会怀念黄金的,但那是他的事,与我们无关。
第二,黑天鹅已经起飞
我们可以不理会美联储和各国央行的亏损,但金融机构就不同了。
今天,终于有一家金融机构因债券价格暴跌倒下了,它就是美国的硅谷银行,3月10日其股价暴跌了60%。
硅谷银行是美国的前二十大银行,大概相当于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浙商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地位。在前些年基准利率较低的时期吸收了很多存款,这或许与硅谷有钱人比较多有关,但2021年开始科技公司就开始逐渐进入寒冬,标志就是不断裁员,科技公司的融资需求开始下降,资金难以贷出去,硅谷银行又不能将过多的现金放在账户上,这会导致亏损,此时硅谷银行就将一半以上的资产配置到了国债(和其它优质债券)这些“基石”上,当时的回报率还不错。
在过去很多年中人们形成的概念是,国债是流动性非常好的品种,几乎等同现金,可以随时变现以应对流动性的需求。但美联储快速加息像之后导致国债价格暴跌,结果硅谷银行的资产就被套牢。虽然这些债券的流动性非常好,但硅谷银行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用这些债券兑现流动性就只能在低位抛售债券,就会导致大额亏损,目前已经亏损了18亿美元。既然银行的风险已经暴露,储户就会取款自保,银行的流动性就会进一步把短缺,此时如果没有白马王子挺身而出,硅谷银行就需要在低价格继续抛售债券,让亏损继续加大,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如果美联储未来继续加息,债券价格就会继续下跌,硅谷银行的亏损额就会扩大,相当于直接将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很多金融机构直接踢进火坑,让他们早日超生。
黑天鹅开始起飞。
第三,泰塔尼克号撞冰山
硅谷银行是当初的雷曼吗?应该不是。
人们记得雷曼在2008年倒闭,但很容易忽视当时的问题并不是雷曼一家的问题,而是所有金融机构的问题。
雷曼倒闭之所以可以向其他金融机构不断传导,就源于市场中的流动性已经耗尽,当雷曼倒闭之后就会给其他金融机构带来风险敞口,即便敞口不大也足以让它们濒临倒闭,源于融资市场已经(因流动性枯竭和风险意识扩散)对他们关上了大门,所以,后来美联储不得不亲自出马救助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在内的大量金融机构。
今天美联储还在信誓旦旦地声明要延续加息的进程(以打击通胀),这只说明一点,那就是市场中的流动性还比较宽松,所以,即便硅谷银行倒闭也不具备火烧连营的条件,它就不具备成为2008年雷曼的资格。
相反,未来是狂欢时节。
当硅谷银行这样的中型银行开始因债券价格暴跌暴露出巨大的危机之时,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债券价格继续下跌,就会让更多的金融机构陷入泥潭之中。要注意,美联储的职责不是制造金融危机,硅谷银行事件会在上半年给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踩下刹车,美联储也没办法达到预计的利率目标。
要注意的是,现在还是负利率时期,当美联储的加息进程被迫踩下刹车的时候,就意味着市场中的资本(包括储蓄)需要避险。目前处于高利率的阶段,经济活动相对低迷(GDP增速低),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就比较低,不仅不会吸纳市场中的过剩资本甚至还会析出资金加入避险的队伍。
在负利率的驱动下,避险资金就会驱动大宗商品、楼市、贵金属甚至股市,形成又一轮狂欢。
当上述资产上涨到一定程度(疯狂)之后,就会耗尽市场中的流动性,那时任何一间金融机构倒闭都会因流动性枯竭而引发火烧连营,泰塔尼克号开始撞击冰山。
泰塔尼克号什么时点撞击冰山?
估计现在谁都不知道,但个人认为美联储会及时告诉我们,当市场的流动性出现枯竭之时,美联储的职责就是及时降息以补充流动性,这是美联储在2007年9月和2019年7月开始降息的根源。但这样的时点上风险意识已经开始扩散,降息也难以解决流动性危机,最终就会打响泰塔尼克号撞击冰山的发令枪,雷曼倒闭和2020年3月美股的瀑布式暴跌(这与其他国家的股市表现明显不同,除了疫情因素之外美国的暴跌显然也有内在的要求)就是撞击的方式。
人们认为2008年的危机是金融海啸,未来的危机就将是史诗级的,是对长期零利率刺激起来的债务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所进行的一场大清算,但那还是将来的事。
1F
工业原材料先跌后涨,黄金先涨后跌。危机来临减少消费捂紧口袋是第一反应,有余钱的人才会去抢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