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欧洲的气候学家说,今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将创出12万5000年的新高。
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保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柯学博士等人联合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万年前,全球的海平面下降了约 120 米,整个东部海岸大陆架大部分露出了水面。在当时,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步行穿越台湾海峡到台湾旅行,源于台湾海峡的平均水深只有60米,那时的台湾海峡也不应该再称为海峡,而应该是海滩。此后由于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推动海平面逐渐上升,到距今9000至1万年期间,海平面才上升到了与现今差不多的水平。但当时海平面上涨的进程并未停止,到大约7000年前,我国东部海面上升到比现在平均高 2 米左右。也就是说,现在生活在南京、镇江、扬州等地的朋友们,当时你们都住在海边的海景房中。此后随着气温开始下降,海平面又开始回落,到距今约 6000 年前后,逐渐形成了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口环境,也就是说,从距今6000年前到今天,海平面的变化幅度比较小。
如果今年的全球气温确实创出了12万5000年的新高,现居住在上海、南京、镇江、扬州、天津的朋友们应该早就搬迁到高海拔地区了,所以这种说法有点扯。
今年全球的平均气温是否会超越2016年尚无定论,但今年全球海洋的平均海温之高是有记载以来史无前例的,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海洋高温现象已经持续到了今天,11月10日中国南部、菲律宾以东的海洋温度还高达30度,而且暖水区还非常深厚。
在今年的气候帖子中已经说过,地球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在短期内可以看做是一个稳定的能量体系,既然全球海温长期异常偏高,就意味着今年的冷空气会非常活跃。海温高就有助于形成更强的台风,而且海温异常偏高让台风环流的含水量更高,当台风尾部环流深入到京津冀地区和东北之后,与冷空气剧烈交汇就在七八月间让北方很多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水灾。
北方强冷空气与南方强暖湿气流的对峙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今天,下图是北京时间11月11日午夜中国周边地区气温示意图,虽然比较粗糙,但依旧可以展现出今天的气候局势。
从11月开始,东北、内蒙等地的气温从偏高急剧转换成严重偏低。从图中可以看到,11日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外东北盘踞着强大的寒冷气团,表示低温的蓝色已经蓝到发紫,还出现了暴雪天气,中国北方也已经被寒潮所控制,10日陕西、山西已经发布了暴雪预警,10日晚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开始大雪纷飞,而中国南方的局部海域还处于30度的“高温”状态,岭南以南还在被强大的暖湿气流所控制,中国南方的广阔地区就成了寒潮和暖湿气流进行冰火对峙的主战场。
这种强冷空气和强暖湿气流对峙的局势很可能还会延续,这是海温异常偏高这种气候现象所决定的。
随着冬季的到来,两股势力对峙的战线会向南移动。
根据中气爱的数据,11月11日盘踞在蒙古高原的冷高压中心气压已经达到了1065百帕,是下半年来最强的冷高压,直接导致东北出现了大范围的-20度以下的严寒天气。进入冬季之后,在蒙古高原或西伯利亚出现的冷高压气压会更高,达到1080百帕甚至1085百帕以上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而正常的大气压为1013百帕,气候条件具备之时更高的冷高压就会裹挟着冷涡寒潮滚滚向南。
进入冬季之后,大地和河流已经冷却,它们给冷涡寒潮“加温”的能力下降,这有利于冷涡寒潮抵达更远的南方。
海洋高温就很容易形成更多、更强的台风,这是今年风王频出的主要原因。比如目前台风胚胎95W还在稳步发展,有可能发展为17号台风杰拉华,它将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缓慢西行,从高温洋面吸取大量能量之后会得到持续加强,有可能形成很强的风力袭击菲律宾,随后进入我国南海。虽然全年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形成台风,但台风季节主要集中在5至10月,在11月中旬形成强台风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显然与今年海温异常偏高紧密相关。
台风胚胎或台风是一种低气压现象,台风越强,中心的低气压就越低,比如七月底造成涿州水灾的超强台风杜苏芮中心最低气压为925百帕,比正常大气压低了88百帕,中心的气压越低台风的风圈就越大,杜苏芮的七级风圈半径居然达到了300至45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达到了120至18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还有90至120公里。今年海温异常偏高,有助于冬季形成较强台风,一旦形成之后其巨大的低气压环流就会对来自北方的冷涡寒潮形成吸引作用。一边是更高的冷高压自北向南的推力,一边是更低的低压自南向北的吸力,就会让冷涡寒潮深入到更南方。当南方尤其是岭南、闽南等地具备合适的水汽之时,就有可能在这些地方降下罕见的大雪,最终形成冰雪灾害。
所以,今年中国大陆的冬季应该警惕两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第一是极端酷寒事件,这是冷空气南下更迅疾的结果;第二,在水汽条件具备之时,南方需要警惕雪灾。
无论我们怎么分析,在岭南、闽南等地降下大雪或暴雪都是小概率的事件,这是由中国的地理特征决定的,中国的山川与河流基本都是东西走向,对南下的冷涡寒流具有阻隔、迟滞作用,比如秦岭南北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就是秦岭阻隔作用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当冷涡寒潮被迟滞之后,就会在更长时间内与大地、河流进行热交换,大地和河流就会对冷空气起到“加温”作用,抵达岭南之时往往就会成为强弩之末,让冷涡寒潮的威力下降,让大雪或暴雪成为闽南、岭南地区的小概率事件。但形成重大灾害的事件总是小概率的,今年恰恰具备了形成小概率事件的气候条件,一旦出现就将是明清小冰期之后的第一次,南方地区的人们应该对这种小概率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期和准备。
1F
看一个经济体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率。经济是为人服务的,人在经济中兼具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角色,生产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相互毁灭的关系,就业率越高,消费越好,消费越好,就业率越高。不是良性循环,就是恶性循环,中止良性循环的主要因素是债务率,中止恶性循环的主要因素也是债务率。经济是个漏水的池子,钱最终都是 会聚集到少数人手上,沉淀退出流通,所以印钱是必须的,但是印钱并不能成为经济不好的原因,纸币自出现开始一直都在印,都在贬值,但是英美仍然是发达国家,而有些国家就能把国家给印没了,区别就在制度,制度是生产力,就业率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