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最过剩的是什么?
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不足8000亿美元,经过三轮QE,其资产负债表扩张到了约4.5万亿美元。虽然2018年——2019年有所缩减,但随着去年十月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导致的钱荒,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再次开始快速膨胀,如今已经超过6万亿美元!
可美国的GDP只是从2007年的14.45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1.7万亿美元,增长幅度约50%。
社会财富增长有限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即美元数量)却增长了6倍多,这是一个钞票严重过剩的时代!多余的钞票跑到哪去了哪?当然就是无处不在的金融产品,甚至连住房这一居住商品也被赋予了一定的金融属性。
这是钞票严重过剩的时代,也就形成了金融产品严重过剩的时代,可物质财富与金融产品严重不匹配、当各种条件具备时,手持金融产品的人就会被挤兑,这种挤兑首先就体现在了纽约原油上!
原油期货是金融产品,交易者中真正参与实物交割的很少,在总合约数中一般不多于5-10%(大多时候更低)。也就是说,众多参与交易的多头与空头,多头不需要石油,也没有储存石油的能力,空头家里没有石油,当然也交不出石油,双方都只是投机。这就带来一个极端情形下会出现的现象,当严重过剩发生时,考虑到原油还要支付储存费用,即便价格跌到0.1美元/桶(甚至负数),石油公司也会坚决地要求交割、将实物卖给多头(否则自己没法储存,它不能像牛奶一样将石油倒进大海),此时,对投机的多头来说麻烦大了,自己既不需要原油实物,也没有储存设施,没能力接受实物,最终就只能对多头合约进行平仓(即卖出合约),当原油公司宁可0.1美元/桶(甚至负数)也要求交割实物的时候,说明市场已经极端的严重过剩,原油储藏设施已经饱和,谁还有能力接受近月合约并完成实物交割哪?当然极少极少!此时,多头为了平仓就只能将价格打到很低的位置(每桶低至-40美元)!这一挤兑的过程就对多头实现了屠杀(现在经济快速萎缩的过程,原油就严重过剩,没能力支撑众多的金融产品,所以就是挤兑多头的特殊时刻)。
部分人认为原油是“黑金”,“黑金”的价格不可能跌至负数,这个道理也简单,因为这个价格无法支付开采成本,原油就无法开采出来,也就无法完成实物交割。虽然长期是上述原理,但短期却不是。当石油公司的原油已经开采出来、同时又无法储藏的时候,就会挤兑市场中的投机性多头。
这种挤兑未来有可能在很多金融领域都会进行。根源在于金融产品严重过剩,而最终参与实物交割的只是极小的比例,当极端情形出现的时候,就会形成挤兑。
比较典型的是黄金市场。
一般人将伦敦是当作是黄金现货市场,将纽约当作是期货市场。事实上这两个市场的内在本质没有太大差别,两个交易场所的黄金几乎都是通过记账来完成交易的,最终的交割也是现金交割,实物交割的数量极少(每天一两吨或数吨,价值不过数亿美元,与每日黄金金融产品的交易量十几万亿美元相比,几乎可以忽略)。
现在,欧美部分国家的金银币已经比较紧缺,这说明个人或机构在囤积实物(以应对央行无底线印钞)。在每日十几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中,一个空头必然对应一个多头(有买才有卖,有卖才有买),黄金也不存在储藏不便的问题,一旦众多多头张开手、对着空头说“我要求实物交割”(主要是为了应对实物市场对金银币的需求),众多空头就只能被动进行实物交割。可市场上的投机空头手中并没有实物,它就只能被动买入合约以完成平仓。可市场上大量多头要求进行实物交割时,说明市场上有能力卖出合约的很少很少,也没有傻瓜愿意卖出实物,结果,挤兑就会发生的黄金市场的空头上。
这里的核心是,实物市场永远是金融市场的基石,交割就可以击穿买空、卖空的把戏。
原则上,任何金融市场上都可能发生这种挤兑,比如,鸡蛋市场、螺纹钢市场的参与者进行实物交割的都很少,一旦严重过剩的时候,空头就可能逼迫多头进行实物交割(反过来也一样),而多头没能力完成实物交割(比如没有储存场地,没有销售渠道等),此时,多头就需要平仓卖出合约,就会被挤兑。
造成挤兑的根源是金融产品泛滥。金融产品与社会的真实财富必须匹配,当出现金融产品泛滥的时候,众多的金融合约就没有对应的社会财富,而这些合约大多数都是投机客持有,条件具备时就会被挤兑!
上述还仅仅是挤兑的初级模式。在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时,虽然纸币严重超发,但纸币的价值还相对有保证。但当当代金融体系暴露问题时(比如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或储蓄银行爆发流动性危机、央行必须疯狂地印钞救助),纸币就会快速贬值,此时,实物价格不断快速上涨(表现为滞胀严重恶化),就会形成对纸币持有人的挤兑(表现为他的购买力快速丧失),这种挤兑一般会无路可逃。比如,在南京国民政府末期,谁也不会卖出黄金或谷物收回法币存在银行,既然没有人会卖出黄金或谷物回收法币,那法币持有者就只能忍受购买力不断丧失的过程,这就是购买力被挤兑的痛苦。
当金融与社会财富不平衡的时候,市场会自我修正,当严重不平衡的时候修正的方式就很残酷,这就是在石油市场发生的挤兑现象,未来还可能在其它市场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