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美国楼市疯了:洛杉矶火灾废墟成抢手货》,文章中是这么说的:
2025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火风暴席卷了美国加州洛杉矶附近的阿尔塔迪纳和帕利塞德斯。这股火风暴的来源是当地特定的地理条件说引发的梵风说导致,梵风是一个特定的气候学名字,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焚风常出现在山脉的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国内一些自媒体将这场大火解读为阴谋论,说明并不明白洛杉矶地区以及洛杉矶东北地区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也不明白梵风的形成机制。
北美的房屋基本都是木质的,这场梵风烧毁了大片房屋,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业主会遭到严重的损失,但事实却截然不同,反而点燃了一场“离谱”的土地抢购热潮,让世人大跌眼镜。
就在大火吞噬了大片房屋仅两个月后,根据房地产数据公司ATTOM的统计,阿尔塔迪纳和帕利塞德斯已有超过160块被烧毁的空地被挂上市场。这些地块甫一上市,就引来了至少10倍于地块数量的买家疯狂地追捧,开发商、投机者、甚至普通购房者都挤破头想分一杯羹。
以帕利塞德斯的一块被烧毁的地皮为例,竟然卖出了300万美元的“天价”。按理说,火灾过后的地块价值会大跌,毕竟连房子都没了,还要处理有毒残骸,重建成本非常高。可事实是,这些地的价格不仅没跌,反而卖得比预期还贵,有些地块的成交价甚至接近火灾前带房子的价格。UCLA房地产金融学教授马克·卡兰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帕利塞德斯的土地价格太恐怖了,有些几乎和完好的房子差不多。”
不要将这种现象理解为疯狂,也不要理解为恐怖,资本市场从没有这两个词汇,所有的行为都属于理性。
根据SmartAsset给出的美国房价报告,该机构整理了自1998年至2022年间(25年)美国400个城市群的房价,在增值幅度最大的15个城市里,南加州大洛杉矶地区的房价涨了325%,在榜单上排名第三,年均涨幅是6%,富人区肯定还会高于这个涨幅,而被大火吞噬的帕利赛德斯就是富人区。
洛杉矶地区的房租收益在3.5%以上,加上房价涨幅的年均收益约为9.5%,即便扣除地税、保险费和维护费,每年的净收益也有大约8.5%。
从八十年代早期开始美股就开启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大牛市,然后我们将上述房产净收益率与股市投资想对比。在这25年中,美国标普500指数从870.4点上涨至3839.5点,年均涨幅是5.66%。
我们还记得巴菲特曾经打赌,这场赌局被称为世纪赌约。
2005年,巴菲特通过贝佐斯投资的Long Bets正式向全美基金经理发起赌注挑战,即:10年无人管理几无费用(年费0.03%)的标普500指数基金,毫无疑问会战胜一堆投资精英管理的基金业绩(这些基金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而且还要抽取20%的收益提成)。赌约提出的前三年,整个华尔街静寂无声,无人应战。优秀的基金经理泰德在2017年终于忍无可忍,选择五支对冲基金的基金接受挑战。他自认囊括了全美最好的100多位卓越基金经理,且挑战的是标普500又不是挑战巴菲特,自己有很大的胜算。
赌期从2008年1月1日开始,于2017年12月31日截止。
结果是,华尔街的顶尖基金经理无一战胜标普500指数,最终以惨败收场。
既然华尔街顶尖的优秀基金经理也无法战争标普500指数,普通人要在25年内要战胜标普500指数涨幅更是异常艰巨的任务。
但持有洛杉矶的房地产却轻易地战胜了标普500指数。
巴菲特一直在倡导自己的投资原则,买入那些傻瓜都可以管理的公司并长期持有。买入洛杉矶的房产显然就符合巴菲特的原则,任何一个傻瓜都可以经营,但投资股市却不符合这一原则,每一位基金经理都需要拥有顶级的头脑,这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持有洛杉矶的房产更符合巴菲特的投资原则。
这就是富人争相买入被大火烧毁的洛杉矶土地的根源。
在这25年中,美国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疫情危机等很多事件,每一次重大事件都会导致部分人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进而出售自己位于洛杉矶地区的房产,这为富人提供的是入场的千载良机。至于当时的成交价格或许会高一点或低一点,实际是没所谓的事情,有机会买入并持有才是唯一的诉求。
在今天,抢购洛杉矶等城市富人区的土地更是迫在眉睫。
下图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
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全球化步入高潮的四十年,是美国利率和通胀持续走低的四十年,利率走低、全球GDP美元化(全球GDP纳入美国企业的估值体系和美国的分配体系)推动美股走出了大牛市,让美股指数跑赢通胀。这是美元信用快速扩张的四十年,实物货币的地位下降,包括楼市在内实物货币的上涨就受到抑制。
现在全球化正在解体,美国正在进入高利率、高通胀周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利率走高、全球GDP美元化解体并回吐,就会持续打压美股涨幅;相反,高通胀、全球化解体就是美元信用收缩的时期,包括楼市在内的实物货币的地位会不断上升,价格上涨的速度就会加快。在这个周期中核心城市的房产相对股市的对比优势加大,会成为最核心的资产。这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高通胀时期美股远远跑输通胀、而核心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跑赢通胀的根本原因。
结论就是,无论从投资的角度,还是从现在处于低利率、低通胀转向高利率、高通胀的转折点来说,洛杉矶过火土地的抢购都是非常正确的,未来,这种抢购会愈演愈烈,这一点毫无疑问。
为什么很多人对房产的认知会形成很大的差异?
有些人异常关注房价的涨跌,即便涨跌5%或10%,也会导致自己数年的收入付之流水,由于赚钱不易,当然就会异常关注价格。
但另外一些人则不同,当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因股市泡沫破裂、房地产泡沫破裂或社会爆发危机之时,有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出手这些核心资产,但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这就是天赐的买入机会。源于纸币的贬值是历史性的大趋势,而且终会消亡,但核心资产却不会,这些核心资产在正常时期可以抵御通胀,从长期来说还可以跑赢股市,在纸币消亡时期可以保护自己的财产。所以,每一次经济和社会危机事件,反而为这部分人提供了买入的天赐良机。
类似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还有不少,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加拿大的温哥华甚至中国的上海都属于这种类型。有些国家过去百年中已经经历了多次换币,但这些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依旧守护着自己,而且傻瓜都可以经营他们(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自己的后代永远像华尔街的基金经理那么聪明),最终让他们成了真正的富人。
每当经济危机或社会危机爆发之时,多数人只有恐惧。但也有些人异常清醒,这意味着千载良机已经降临。这是根本的思维差异,本质上就是阶层差异。
共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