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前面的那篇文章(如松:海啸袭来,天崩地裂!)继续说。
对于美股来说,加息会推动利率上升,股市的估值就会下降,所以加息进程尤其是加息进程非常快速之时,一般都会导致股市下跌,这是最明显的原理,不必赘述。
但加息进程中导致的股市下跌仅仅是适度的回调,如果被套,大可安稳睡觉。当加息到了尾声之时,股市会快速上涨,一般都会再创新高。源于:首先,加息的根本原因一定是经济过热,企业利润还在加速增长,这会推动个股估值继续上升;其次,在经济过热时期,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还处于上升状态,还在源源不断地创造更多的流动性;再次,央行加息的目的仅仅是回收过量的流动性,肯定不会主动造成流动性紧缩甚至枯竭,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市必然会快速反弹并再创新高。
未来,我们还会经历很多次加息、降息周期,如果洞察了上述机制,自然不会因加息而患得患失。就因为这个原因,在2022年的美联储加息进程中我在不同的场合(主要是X)多次说到,美股下跌并不可怕,应该等待的是反弹。所以,当时我是美股的坚定多头,在美联储快速加息过程中依旧保持多头思维的是极少数。
但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之后,就是风险降临的时间点。而且过去已经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说过多次:美联储首次降息一个季度内就应该清仓股票,降息一个季度之后,就到了风险集中释放的时间段,这是最为危险的时期,现在已经再次得到了验证。
降息会提升股市的总体估值,为什么还要看空?
中国的经济学教科书可不是这么说的,它们总是说降息对资本市场是巨大的利好。每当亚太大国的央行启动降息之时,一群专家都会解释为利好,都会给大家描述一幅楼市、股市的美好前景。所以,有部分朋友对我的说法当成是天方夜谭。
美联储和各国央行为什么要降息?这是个根本问题。
央行降息的唯一原因是经济内部出现了问题,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经济问题而降息就只会刺激通胀,央行显然不会这么做。
当今时代实行的是纸本位货币,是债务经济,所有的经济问题最终都是是债务问题(红字是划重点)。差别在于不同时期聚焦的债务焦点不同,比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聚焦的是科技企业的债务问题;2008年次贷危机聚焦的是居民和金融机构手中的次级贷款债务;2020年疫情危机中,全球的经济活动基本停摆,聚焦的是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所有债务;今年聚焦的是美国的国家债务问题,当然,到现在为止这一点还是我个人的观点,一切都要等待未来去验证。
虽然美联储降息,会在短期内因基准利率下降刺激股市,但这时候的刺激作用是十分微弱的,持续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季度:
第一,加息到尾声之后,股市反弹甚至再创新高,股市的估值已经大幅提升并来到了极高的位置,能讲的故事已经讲完了,甚至开始编故事,这就让降息的刺激作用十分微弱。
第二,降息是因为经济内部、即债务出现了问题,随着经济和债务问题的不断发酵,企业盈利开始受到冲击,估值下降的趋势就不可阻挡。
对于今天的具体情形来说,美国政府的高债务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这是全球化的结果。
在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美元化的过程中,美国的大企业已经完成了充分的全球化。首先,这些大企业对非美国家的零部件和技术服务的依赖度很高,最典型的是英伟达,它在本土只是一间设计公司,只有几间办公室和研究中心,所有的生产和大部分研发都集中在东亚地区,类似英伟达这类的大企业太多太多,比如苹果、特斯拉、微软等;还有一些大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典型的是特斯拉、SpaceX、谷歌、微软、苹果、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等,美国的大企业在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美元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巨大的利益,当美国因政府高债务问题而不得不退出全球化之后,它们的产业链和海外业务就会受到极其严重的打击,而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是美国政府高债务不可持续的外在表现。
另外一个方面对美股估值的打击更加不可忽视。全球经济美元化的过程,就是全球利益美国化的过程,大企业形成巨额的海外收益之后就提升了美股估值,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得以壮大;美国大企业的利益汇到国内之后就形成了巨额的股东分红,通过这两个方面壮大了美国的消费。当美国政府通过关税战退出全球化之后,这些企业的利益就会遭到巨额的损失,就会损害美国的消费进而导致本土经济下滑,而经济下滑会打击企业的价值。
随着美国企业的估值下降,股市就会受到冲击。
第三,经济问题、即债务问题不断暴露的过程,就是银行业开始承压的过程,随着股市下跌和银行业的杠杆率下降,流动性紧缩甚至枯竭的进程就开始了。
在降息周期的起始阶段,即便央行降息也无法补充市场的流动性,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处于上升周期,以保命为核心要务,商业银行的杠杆会急剧收缩,再加上坏账开始集中暴露需要冲销,央行降息就无法补充流动性,它们只能坐等流动性收缩甚至枯竭阶段的到来。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对股市的冲击才是根本性的,是企业估值下降和流动性收缩共同带来的。对于今天的局势来说,美国政府要化解高负债率问题显然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任务,让股市长期承压;而美股企业要化解全球化解体对自己的产业链、债务和运营带来的冲击更不是短期可以迅速解决的,有些企业甚至会破产退市,所以,这一时期是最为危险的。对于部分爆发债务危机甚至因经济萧条需要退市的个股来说,很可能就再也难有翻身之日。
随着股市的暴跌和商业银行风险意识的剧烈升高、杠杆率下降,就导致了流动性剧烈收缩,所有商品和金融资产都会遭到甩卖,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股市和商品市场给人以天崩、地裂之感。
但流动性紧缩甚至枯竭都是短期的,一般在一两个季度之内就会结束(也可能更短),原因就不必细说。所以,那些基本面未变、因流动性收缩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资产(主要是商品)未来会快速回到应有的价格并恢复过去的运行趋势,这是机遇,往往是主动买套的时期。
今天的文章供老友们参考、借鉴,未来大家还会经历很多加息、降息周期,或许会因今天的文章而受益。我们不能被亚太大国的经济、金融教科书和专家所误导。虽然每次危机的具体表现都不同,外在表现甚至会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宗。
(在公众号这样的小豆腐块类型的文章中,也只能粗略讲述到此)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美股之家总结文章一句话主旨: 加息末期往往孕育机会,而降息初期才是真正风险爆发的开始,当前美股正处于最危险的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