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旧话重提,这个标题的是2016年12月用过的,当时是《要想找老婆,赶紧去当兵》。
这篇文章的含义首先指的是未来的就业前景不乐观,有条件的可以回归体制内,尤其是回归强力部门、源于强力部门尤其军人的地位会不断上升,这在当时的多个场合都曾经说到。在当时,进入体制内还比较容易,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但很多人对这样的提醒根本不以为意。
为什么在当时可以看到就业前景?
第一,房地产是什么?
房产业和地产业是居民贮藏财富的方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一样。
2014年以前,亚太大国的房地产政策主旨是使用各种手段打压房价的上涨,十几年来持之以恒,大家对此都记忆犹新。虽然房价不断受到政策的打压,但房价涨势不止,这说明居民积累了巨大的财富需要进入财富储藏场所,这是房地产牛市的根本动力。
但2015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政策出现了掉转,开始鼓励房地产的发展,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涨价去库存,这一幕还历历在目,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居民财富的积累速度已经无法支撑房价继续上涨。
居民财富的积累速度无法支撑房价的继续上涨,就意味着两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遇到了问题,终归居民积累财富的速度与经济增速紧密相关,居民财富的增长开始受到制约。
其次,房价无法继续上涨就会威胁到地方财政收入。无论任何国家,房地产收入都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是征税方式有所不同,有些国家以土地出让为主要方式,有些国家以地税为主。比如对美加来说,地税是地方州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税就是每年从房屋上收取的税收,类似我们所知的房产税。
此时,出现房地产政策的调转是正常的,主要手段就是积极的行政和货币政策。
但我们也知道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源是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这时如果不能提升资本投资收益率而仅仅是宽松货币,资本就无法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就会集中炒作资产价格,如果再加上行政政策的加持,房价就会暴涨,这是大家熟知的。
既然经济增速下降的症结难以在短期得到解决,就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速难以得到迅速改善,而房价在行政和货币政策的冲击之下重启涨势,就意味着唯一一个结果,那就是过度负债。
所以,2015年下半年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时间窗口。
任何过度负债所形成的价格都是泡沫价格,这种泡沫最长只能维持六七年。日本从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当然无法拯救经济增速,但却导致房价飙涨,这是过度负债的过程,1991年到达终局,泡沫维持了六年;美国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意味着资本投资收益率下跌(以前介绍过具体数据),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快速开启了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房价暴涨,这也是过度负债的过程。从2001年开始房价暴涨,到2007年房价到达顶点,泡沫维持了六年。
2021年上半年,亚太大国房价达到顶点,也刚好六年。
六年,就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是过度负债的时间之窗。
过去数十年亚太大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城镇化。
当泡沫破裂之后就意味着城镇化的高潮结束,这背后关系到房地产、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等庞大的产业链,背后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就业,这是很显然的。
一国消费的核心支撑力就在于居民财富水平,工薪收入自然是主要的一块,更重要的一块就来自于财产增值,如果每年房价上涨5%,个人就可以增加十几万甚至数十万的财产,这些最终都会转化成消费,相反,如果跌去10%,对消费的影响力就是巨大的。而泡沫破裂就会导致消费收缩,这对于就业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甚至超过房地产本身。
这是对未来就业市场的第一个判断,从2015年之后的六七年就是周期。
第二是依托全球化的出口大发展。
我在自己的前两本书中都详细讨论了全球化必然解体,在这就不再细说。2011年8月6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正式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这是自1941年标普开始主权评级以来,美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打破了美国近百年维持最高评级的神话。此后,另外两大评级机构也相继下调了美国主权债的信用评级。
当美国债务评级下调之后,就意味着全球化时期美国资本和产业持续外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导致美国的财政和债务体系不可持续:首先,这会导致美军的战略收缩,这点十分明显,源于美军的全球扩张行动必须以财政能力为基石,当财政和债务体系不可持续之时美军就必须进行战略收缩,这让全球化时期稳定的全球地缘环境不可持续,经济全球化的基石开始丧失;其次,美国进行资本和产业输出的局面无法持续。这两点就将造成全球化的解体,这是书中就已经论述过的。
当然这是长期趋势,在当时还没到迫在眉睫的时刻。
到了2015年,美国政府的债务率已经上升到100%以上。虽然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开始实施零利率,但利率正常化是一定到来的,一旦利率正常化,美国就会陷入债务危机,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始加息,这是利率正常化的第一步。虽然突发的疫情危机让美联储再次将利率下降到零,但无法改变利率正常化的脚步。所以,从2015年开始,美国重启关税壁垒、切断全球产业链就已经成为必然。当然我们知道,这就是后来的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所做的事情,前者在两个任期中持续提高美国的进口关税,后者不断切断与主要国家之间的科技产业链。
出口是亚太大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也可以说是根本驱动力。美国是全球经济整体中最主要的需求端,当美国退出全球化之后,以亚太大国为首的南方国家的出口就会承压,这是就业市场的第二大压力。
当就业市场承受上述两大压力之时,就可以感知就业前景,就可以感知毕业即失业的含义,就知道“要想找老婆,赶紧去当兵”。
所以,在2016-2017年就开始建议回归体制内,而且时间不等人。2021年逼迫自己身边的人回到了体制内,算是赶上了末班车,现在,他的那些硕士博士师弟师妹们都在夜以继日的准备国考,拥挤在狭窄的独木桥上,竞争的残酷性可想而知,多数人只能是跌落水中。现在的竞争可以用下面的这张图来表示。
2016年底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感知未来,今天,我们如何感知六七年之后的未来?本人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或许还是一样的标题,但因安全原因这里却不方便详述,或许今后会有好机会。
这是对老友们的怀念。
(原来如松那个公众号被封禁之后,很多老友失去了联系,也找不到如松现在的网址,希望大家转发今天的文章,有助于老友重聚。拜托大家,谢谢)
评论